题目
[组合题]甲公司主营3D打印设备及打印材料生产和销售业务,2021—2024年,甲公司发生的相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2021年12月1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期为一年的不可撤销的打印材料销售和打印设备使用的合同。合同自2022年1月1日起生效。合同约定乙公司全年向甲公司购买打印材料18 000公斤,售价为每公斤90元。合同同时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打印设备5台,供乙公司免费使用一年。合同期内,甲公司不得更换打印设备。期满,甲公司收回打印设备。甲公司的日常业务中,销售打印材料而不提供打印设备的合同中打印材料的销售单价为每公斤90元,只提供打印设备的合同中设备的使用费用为每台每月6 000元。(2)2022年1月1日,甲公司将5台打印设备运至乙公司。该批打印设备账面原价合计为3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1%,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截至2022年1月1日,该批打印设备均已使用3年。2022年1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打印材料1 500公斤,款项尚未收到。(3)2022年9月1日,丙公司向甲公司发出采购订单,采购打印材料2 000公斤,销售价格为每公斤90元。2022年12月31日,打印材料市场价格为每公斤95元。甲公司库存打印材料1 700公斤,成本为每公斤95元。甲公司需要再生产300公斤打印材料来满足丙公司的订单需要。由于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甲公司预计进一步生产300公斤的打印材料生产成本为每公斤96元。若甲公司取消合同,则需要向丙公司支付合同总价款的10%的违约金。2023年1月20日,甲公司将2 000公斤的打印材料运至丙公司。(4)2023年1月1日,甲公司为了新建生产线,向银行借入两年期的专门借款1 000万元,年利率为4%。闲置借款资金均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月收益率为0.30%。当日开始动工,并支付工程款400万元。2023年6月1日,支付工程款600万元。2023年7月1日,由于环保原因,政府要求停工整改。2023年11月1日整改完毕,恢复新生产线建设。2024年6月30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5)2023年1月1日,甲公司将一项专利技术授权给丁公司使用。当日,甲公司将专利技术各项材料交至丁公司,合同约定收取固定授权费用600万元。考虑到丁公司资金紧张,双方约定于每年年末收取300万元,甲公司根据丁公司使用该技术生产产品的年度收入的1%收取浮动授权费用。甲公司该项专利技术是一项成熟的技术。甲公司后续不从事对该专利技术具有重大影响的活动。2024年1月25日,甲公司得知丁公司2023年度的收入为1 500万元。甲公司2023年的财务报表于2024年2月18日报出。其他资料: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费用和重大融资成分的影响。
[要求1]

根据资料(1)和资料(2),判断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是否存在租赁关系,请说明理由。若存在,判断对于甲公司属于经营租赁还是融资租赁,请说明理由;若不存在,说明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方法。

[要求2]

根据资料(2),计算甲公司2021年5台打印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


[要求3]

根据资料(1)和资料(2),若存在租赁,分别计算甲公司2022年1月确认打印材料的销售收入和租赁收入;若不存在租赁,计算甲公司2022年1月的打印材料销售收入。编制甲公司2022年1月与该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要求4]

根据资料(3),说明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的订单于2022年12月31日处理方法,并编制2022年12月31日的相关会计分录。


[要求5]

根据资料(4),判断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期间,说明理由;计算2023年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


[要求6]

根据资料(5),判断甲公司向丁公司授予专利技术是作为时段履约义务确认收入还是作为时点履约义务确认收入,说明理由;计算甲公司2023年应确认的专利收入。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存在租赁关系。

理由:

①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打印设备5台,供乙公司免费使用一年,存在一定期间。

②合同期内,甲公司不得更换打印设备,存在已识别资产。

③甲公司的日常业务中,可以单独出售打印材料,也可以单独提供打印设备,打印材料和打印设备均可以与易于获得的其他资源一起使用从中受益,在乙公司的合同中可以明确区分;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打印设备,供乙公司免费使用一年,期满,甲公司收回打印设备;甲公司向乙公司转移了对已识别资产使用权的控制,乙公司能够主导资产的使用并获得使用该资产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

该租赁对于甲公司属于经营租赁。

理由:打印设备租赁期为1年,租赁期结束后承租方没有购买资产选择权;租赁期届满后,资产所有权不转移给承租方,租赁期占资产预计剩余使用时间的比例低于75%,综上原因,该租赁为经营租赁。

[要求2]
答案解析:

甲公司2021年5台打印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30×(1-2÷5)×(1-2÷5)×2÷5=4.32(万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甲公司和乙公司的合同总价=18 000×90÷10 000=162(万元)。

打印材料的单独售价=18 000×90÷10 000=162(万元)。

提供打印设备的单独售价=6 000×5×12÷10 000=36(万元)。

打印材料分摊的交易价格=162×162÷(162+36)=132.55(万元)。

提供打印设备分摊的交易价格=36×162÷(162+36)=29.45(万元)。

2022年1月打印材料的销售收入=132.55×1 500÷18 000=11.05(万元)。

2022年1月提供打印设备的租赁收入=29.45÷12×1=2.45(万元)。

甲公司2022年1月5台打印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30×(1-2÷5)×(1-2÷5)×(1-2÷5)-30×1%]÷2÷12=0.26(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13.5

 贷:主营业务收入11.05

   其他业务收入2.45

借:其他业务成本0.26

 贷:累计折旧0.26

【提示】打印材料成本未知,无法编制结转其成本的分录,故省略。

[要求4]
答案解析:

甲公司不履行合同需承担的亏损=2 000×90×10%÷10 000=1.80(万元)。

甲公司履行合同承担的亏损=(1 700×95+300×96-2 000×90)÷10 000=1.03(万元)。

甲公司应当按照继续履行该合同将发生的亏损与不履行合同而发生亏损的较低者作为退出该合同的最低净成本。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甲公司应履行合同,对已持有的打印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尚未生产的部分确认为预计负债。

打印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1 700×95-1 700×90)÷10 000=0.85(万元)。

确认预计负债金额=(300×96-300×90)÷10 000=0.18(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0.85

 贷:存货跌价准备0.85

借:主营业务成本0.18

 贷:预计负债0.18

[要求5]
答案解析:

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

理由:

①2023年1月1日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建造活动已经开始,满足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

②2023年7月1日,由于环保原因,政府要求停工整改,2023年11月1日整改完毕。属于非正常中断,且连续超过三个月,所以整改期间应当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

③2023年11月1日整改完毕,恢复新生产线建设,应当恢复借款费用资本化。2024年6月30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

2023年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1 000×4%×8÷12-(1 000-400)×0.30%×5=17.67(万元)。

[要求6]
答案解析:

甲公司向丁公司授予专利技术应作为时点履约义务确认收入。

理由:甲公司该项专利技术是一项成熟的技术,授予丁公司后,甲公司后续不从事对该专利技术具有重大影响的活动。

甲公司2023年应确认的专利收入=600+1 500×1%=615(万元)。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注会《会计》真题(一)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23年1月1日,甲公司将使用的办公楼第3层经营出租。租赁期为5年,年租金为35万元,每年年末支付。该楼层能够独立计量和对外出售,账面原价为1 0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租赁期开始日已计提折旧20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为40年。租赁期开始日,该楼层的公允价值为850万元,2023年12月31日,该楼层的公允价值为835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该项业务对甲公司2023年利润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 A.70
  • B.

    50

  • C.

    15

  • D.

    20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2023年1月1日,该房地产的账面价值=1 000-200=800(万元),公允价值为850万元,账面价值小于公允价值的差额(50万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当期利润;当年租金35万元,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增加当期利润;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5(835-850)万元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当期利润。该项业务对甲公司2023年利润的影响金额=35-15=20(万元),选项D当选。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850

  累计折旧200

 贷:固定资产1 000

   其他综合收益50

借:银行存款等35

 贷:其他业务收入35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50-835)15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5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

2024年3月,乙公司因经营不善导致现金流短缺,其母公司甲公司向其提供期限6个月、本金为1 000万元的无息借款。除甲公司借款外,乙公司另外从独立第三方丙公司和丁公司处各借入资金200万元,年利率为6%,期限一年。6个月后乙公司仅向甲公司偿还600万元本金,剩余400万元本金尚未偿还。2024年10月,乙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恶化。甲公司与丙公司、丁公司协商将各自对乙公司的债务豁免40%。2024年11月,甲公司豁免了对乙公司剩余的全部借款。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上述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 A.

    甲公司豁免乙公司160万元的债务应作为权益性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 B.

    丙公司豁免乙公司80万元的债务应作为权益性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 C.

    甲公司豁免乙公司160万元的债务应确认债务重组相关损益

  • D.

    甲公司豁免乙公司240万元的债务应确认债务重组相关损益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母公司甲公司对子公司乙公司进行债务豁免,其中160(400×40%)万元应作为债务重组进行处理,确认债务重组相关损益,超过部分240(400-160)万元应作为权益性交易进行处理,选项A、D当选,选项C不当选。独立第三方丙公司和丁公司对乙公司的债务豁免40%,应作为债务重组进行处理,确认债务重组相关损益,选项B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组合题]

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21年6月30日,甲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甲公司通过增发新股授予100名上年考评结果为“优秀”或“良好”的员工每人1万股限制性股票,认购价格为每股3元,锁定期为3年,如果未来3年营业收入达到20亿元,即可解锁,若锁定期结束时无法达到约定的业绩指标,将由甲公司按原认购价格回购。甲公司普通股股票在2021年6月30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6元。

(2)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预计未来3年营业收入很可能达到20亿元,预计相关员工在等待期内的累计离职率为5%。2022年12月31日,甲公司预计未来很可能达到业绩指标,预计相关人员在等待期内的累计离职率为3%。

(3)2023年由于市场变化,甲公司的产品质量出现下滑且预期至2025年无法好转。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预计未来无法达到业绩指标。当日,上述股权计划内员工尚有97名在职,为了补偿这部分员工过去几年的贡献,甲公司于2023年12月公布每人给予2万元的奖金,奖金于2024年3月31日发放。

(4)2023年11月30日,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经营压力,甲公司公布了两套人员精简的详细计划。

①对于上年考评结果为“不合格”的10名员工强制辞退。甲公司将根据劳动法给予每人8万元的补偿,预计于2024年6月30日前支付完毕。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有4名员工与甲公司签署了离职协议并办理了离职手续,其余6名尚未签署协议。

②对于上年考评结果为“待改进”的员工允许在3个月内选择自愿接受裁减。选择接受裁减的,每人可于2024年6月30日前领取10万元的补偿,截至2023年12月31日没有员工选择接受自愿裁减,甲公司预计3个月选择期到期时将有7名员工自愿接受裁减。

其他资料:本题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2021年6月30日,甲公司收到员工缴纳的认股款时,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100×1×3)300

 贷:股本1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00

同时,甲公司就回购义务确认为一项负债:

借:库存股300

 贷: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300

[要求2]
答案解析:

该限制性股票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6-3=3(元/股);

甲公司2021年应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100×(1-5%)×1×3×6÷36=47.50(万元);

甲公司2022年应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100×(1-3%)×1×3×18÷36-47.5=98(万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该股份支付的行权条件为未来3年营业收入达到20亿元,属于业绩条件中的非市场条件。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预计未来无法达到业绩指标,即未能满足非市场条件,企业不应当确认已取得的服务,所以甲公司2023年12月31日预计限制性股票可行权的数量为0。

甲公司应当作废该股份支付,将之前确认的费用予以冲回;甲公司因此股份支付的作废而予以员工的补偿款,应作为费用予以确认。

2023年度应确认与股权激励和奖金相关的金额=97×2-(47.50+98)=48.50(万元)。

[要求4]
答案解析:

2023年11月30日,甲公司公布了人员精简的详细计划,表明甲公司已承担了重组义务,甲公司应当合理确定辞退员工的最佳估计数,确认相应的辞退福利费用。

方案①中,对于员工没有选择权的辞退计划,甲公司应当根据计划条款规定拟解除劳动关系的员工辞退数量以及补偿金额确认辞退费用。因此,此方案中甲公司应对10名员工确认辞退福利费用,确认的辞退福利费用金额=10×8=80(万元)。

方案②中,对于自愿接受裁减的辞退计划,因接受裁减的员工数量不确定,甲公司应预计将会接受裁减建议的员工数量,根据预计数量以及补偿金额确认辞退费用。因此,此方案中甲公司预计3个月内将有7名员工自愿接受裁减,甲公司应确认的辞退福利费用金额=7×10=70(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是生产和销售杏仁片和杏仁饼干的企业,2023年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有A、B、C三条生产线,A、B生产线生产杏仁片,杏仁片既可以用于第三方销售,也可以用于继续加工杏仁饼干。C生产线用于将杏仁片继续加工为杏仁饼干。A、B生产线提供的杏仁片完全足够甲公司后续加工,并且A、B生产线之间生产不均衡,甲公司协调让其趋于均衡。

(2)三条生产线均由多项机器设备组成。A、B、C三条生产线的账面价值分别为1 170万元、1 230万元、1 700万元,剩余使用年限相同,甲公司总部资产为一栋办公楼和研发中心,办公楼的账面价值为1 000万元,研发中心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

(3)C生产线中的X机器,账面价值为100万元,由于质量问题,甲公司决定将其报废。X机器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0万元。

(4)由于市场更新迭代,出现了杏仁饼干的替代品,导致甲公司生产线出现了减值迹象,办公楼可以按照生产线账面价值比例分摊到A、B、C生产线,研发中心不可以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分摊至生产线的账面价值。A、B生产线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2 600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不能可靠取得。C生产线(不含X机器)预计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 80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能可靠取得,甲公司总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5 000万元。

其他资料:本题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A、B生产线为一个资产组,C生产线为一个资产组。

理由:A、B生产线生产的杏仁片可以用于第三方销售,也可以用于继续加工杏仁饼干,说明A、B生产线能够独立产生现金流入,应把A、B生产线合并为一个资产组。C生产线生产杏仁饼干能独立产生现金流入,单独作为一个资产组。

[要求2]
答案解析:

X机器应单独计算减值。

理由:甲公司决定将X机器单独报废,其可收回金额远低于账面价值,存在减值,该减值应由X机器自行承担,不应由C生产线再承担X机器的减值金额。

[要求3]
答案解析:

由于办公楼可以按照生产线账面价值比例分摊到A、B、C生产线,研发中心不可以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分摊至生产线,因此先将总部资产办公楼账面价值分摊至A、B、C生产线进行减值测试。

A生产线分摊总部资产办公楼后的账面价值=1 170+1 000×1 170÷(1 170+1 230+1 700)=1 455.37(万元);

B生产线分摊总部资产办公楼后的账面价值=1 230+1 000×1 230÷(1 170+1 230+1 700)=1 530(万元);

C生产线分摊总部资产办公楼后的账面价值=1 700+1 000×1 700÷(1 170+1 230+1 700)=2 114.63(万元)。

A、B生产线分摊总部资产办公楼后的账面价值2 985.37(1 455.37+1 530)万元大于A、B生产线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2 600万元,发生减值385.37万元。

A生产线包含总部资产办公楼的减值金额=385.37×1 170÷(1 170+1 230)=187.87(万元);

A生产线的减值=187.87×1 170÷1 455.37=151.03(万元);

分摊给总部资产办公楼的减值=187.87-151.03=36.84(万元)。

B生产线包含总部资产办公楼的减值金额=385.37×1 230÷(1 170+1 230)=197.50(万元);

B生产线的减值=197.50×1 230÷1 530=158.77(万元);

分摊给总部资产办公楼的减值=197.50-158.77=38.73(万元)。

C生产线分摊总部资产办公楼后的账面价值2 114.63万元大于C生产线(含X机器)预计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1 810(1 800+10)万元,因此C生产线包含总部资产办公楼发生的减值金额为304.63万元;

C生产线X机器发生减值金额=100-10=90(万元);

C生产线(不含X机器)的减值=(304.63-90)×(1 700-100)÷(2 114.63-100)=170.46(万元);

分摊给办公楼的减值=304.63-90-170.46=44.17(万元)。

分摊包含总部资产办公楼减值后A、B、C生产线总账面价值=1 170+1 230+1 700+1 000-187.87-197.50-304.63=4 410(万元)。

包含研发中心的总资产账面价值=4 410+500=4 910(万元),包含研发中心的总资产账面价值4 910万元小于甲公司总资产的可收回金额5 000万元,因此研发中心未发生减值。

综上所述,A生产线应确定资产减值损失为151.03万元,B生产线应确定资产减值损失为158.77万元,C生产线应确定资产减值损失为260.46(170.46+90)万元,办公楼应确定资产减值损失为119.74(36.84+38.73+44.17)万元,研发中心未发生减值。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