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利用约束资源获得最大利润,甲公司2024年应生产A、B产品各多少千克,可实现税前经营利润总额是多少?
根据资料(2),假设2025年要求至少达到要求(2)的税前经营利润,计算A产品可接受的最低售价是多少?
基于资料(2),客户丙向甲公司追加订购A产品60000千克,报价330元/千克,该订单不可拆分,但原订单可削减,原订单报价390元/千克,剩余产能可对外出租,年租金120万元,甲公司可接受订单的最低售价是多少,是否接受追加订单?
基于资料(2),如果在正常市场需求外,客户丁订购A产品25000千克,甲公司拟使用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投标价格,在单位完全成本基础上加成50%,作为目标报价,若剩余产能无法转移,原固定成本和新增设备成本按产量计算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甲公司的投标报价是多少?
单位变动制造成本=120+60+20=200(元/千克)
A产品内部转移价格合理区间应大于单位变动制造成本,小于市场价格,即200~390元/千克,所以360元/千克的内部转移价格合理。
A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390-120-60-20)÷0.5=380(元/小时)
B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220-40-30-15)÷0.25=540(元/小时)
B产品的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大于A产品,所以应当优先生产B产品,再生产A产品。
B产品的产量100000千克,
A产品产量=(75000-100000×0.25)÷0.5=100000(千克)
固定制造费用=150000×24+100000×16=5200000(元)
税前经营利润总额=(390-120-60-20)×100000+(220-40-30-15)×100000-5200000=27300000(元)
设最低售价为P元,则:
27300000=250000×(P-200)-5200000-2875000
解得:P=341.5(元/千克)
甲公司剩余产能=140000-250000×0.5=15000(小时)
接受丙客户需要的产能=60000×0.5=30000(小时)
甲公司需要放弃原来的订单量=(30000-15000)÷0.5=30000(千克)
设可接受订单的最低售价为P元,则:
60000×(P-200)-30000×(390-200)-1200000>0
解得:P>315(元)
甲公司可接受订单的最低售价是315元,应该接受当前订单。
单位固定制造费用=(5200000+2875000)÷(250000+25000)=29.36(元/千克)
单位制造成本=120+60+20+29.36=229.36(元/千克)
投标报价=229.36×(1+50%)=344.04(元/千克)


甲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3年至2024年销售收入由5000万元增长至8000万元,净利润由800万元增长至1000万元,总资产周转次数由0.5增长至0.8,甲公司2023年的权益净利率为20%,假设资本结构不变,2024年的权益净利率为( )。


计算说明:3月销售量=5×10%+6×20%+7×70%=6.6(万件),3月产成品库存数量=2.3+7-6.6=2.7(万件),3月销售额=6.6×10=66(万元),3月预计现金收入=52×40%+66×60%=60.4(万元),3月应收账款余额=66×40%=26.4(万元)


甲公司是一家小家电生产企业,只生产单一小家电产品,产品单位售价2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120元/件。甲公司目前采用“n/30”的信用政策,预计70%(按销售量计算,下同)的顾客在信用期内付款,30%的顾客在信用期满后20天付款,收回逾期应收账款需承担的收账费用及坏账损失占逾期账款金额的5%,甲公司目前每年销售40000件,平均存货3500件,为加强营运资本管理,甲公司正考虑采取以下两种政策:
政策一:推出“5/10,3/30,n/60”的信用政策,预计每年销量将增加5%;40%的顾客在10天内付款,30%的顾客在30天内付款,25%的顾客在60天内付款,另有5%的顾客在信用期满后20天付款,收回逾期应收账款需要承担的收账费用及坏账损失占逾期账款金额的8%,为确保及时供货,平均存货需提高到3650件,其他条件不变。
政策二:通过一家金融服务商对应收账款进行保理(即,将应收账款转让给服务商),该服务商在销售实现时按销售额的98%向甲公司付款,其余2%作为甲公司支付给该服务商的利息,此外甲公司还需支付给服务商销售额的3%作为保理费用。应收账款的现金折扣、坏账损失等费用由服务商承担。
等风险投资的必要报酬率为12%。假设不考虑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一年按360天计算。
变动项目包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现金折扣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收账费用及坏账损失。
①销售收入增加额=200×5%×40000=400000(元)
变动成本增加额=120×5%×40000=240000(元)
边际贡献增加额=400000-240000=160000(元)
②变更政策后的销售收入=200×40000×(1+5%)=8400000(元)
现金折扣成本增加额=8400000×(40%×5%+30%×3%)-0=243600(元)
③变更政策前平均收款天数=70%×30+30%×50=36(天)
变更政策前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120×40000÷360×36×12%=57600(元)
变更政策后平均收款天数=40%×10+30%×30+25%×60+5%×80=32(天)
变更政策后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120×40000×(1+5%)÷360×32×12%=53760(元)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变化额=53760-57600=-3840(元)
④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变化额=(3650-3500)×120×12%=2160(元)
⑤收账费用及坏账损失变化额=8400000×5%×8%-200×40000×30%×5%=-86400(元)
净损益=160000-243600+3840-2160+86400=4480(元)
净损益大于0,甲公司应采取政策一。
应收账款未保理前的相关成本=现金折扣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收账费用及坏账损失=243600+53760+8400000×5%×8%=330960(元)
应收账款保理相关成本=8400000×(2%+3%)=420000(元)
应收账款保理给甲公司带来的净损益=-420000-(-330960)=-89040(元)
应收账款保理给甲公司带来的净损益小于0,不应进一步采取政策二。
“5C”系统是评估顾客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包括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
①品质:顾客的信誉,即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
②能力:顾客的偿债能力,即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
③资本:顾客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
④抵押:顾客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
⑤条件:可能影响顾客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