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公司生产N产品,采用标准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2024年7月投入生产N产品500台,单位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12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65800元,其他资料如下表所示。甲公司生产采用约当产量法(先进先出法)确定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应计入N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是( )元
月初在产品本月完工约当产量=100×(1-30%)=70(件),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量=400-100=300(件),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200×50%=100(件),本月应计入N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70+300+100)×120=56400(元)。

当物流运输量为基准量的107%时,假设预计物流费用为X万元,则:(X-920)÷(932-920)=(107%-100%)÷(110%-100%),X=(107%-100%)÷(110%-100%)×(932-920)+920=928.4(万元)。


甲公司是一家处于稳定成长期的上市公司,年初拟发行可转债筹集资金1亿元建设新生产线,相关资料如下:
(1)平价发行5年期可转债,每份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5%,每年计息一次,到期还本。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转换价格为25元/股,不可赎回期为3年,第3年年末赎回价格为1020元/份,第4年年末赎回价格为1010元/份,转股和赎回必须在年末付息后进行。
(2)公司处于稳定增长状态,增长率为4%,预计下一年每股股利为1.14元。
(3)公司股权资本成本为9%,等风险的普通债券市场利率为6%,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第3年年末每股股票价值=1.14÷(9%-4%)×(1+4%)3=25.65(元)
转换价值=1000÷25×25.65=1026(元)
第3年年末纯债券价值=1000×5%×(P/A,6%,2)+1000×(P/F,6%,2)=1000×5%×1.8334+1000×0.89=981.67(元)
底线价值为纯债券价值和转换价值中较高者,所以底线价值为1026元。
第3年年末的赎回价格为1020元/份,小于底线价值,如果投资者不选择转股,将被发行公司以1020元/份的价格赎回,所以投资者应该将可转债转为普通股。
设可转债的税前资本成本为r,则:
1000=1000×5%×(P/A,r,3)+1026×(P/F,r,3)
当r=5%时:50×2.7232+1026×0.8638=1022.42(元)
当r=6%时:50×2.673+1026×0.8396=995.08(元)
根据插值法:r=(1000-1022.42)÷(995.08-1022.42)×(6%-5%)+5%
解得:r=5.82%
可转债的税前资本成本5.82%小于等风险的普通债券市场利率6%,发行方案不可行。
税前股权资本成本=9%÷(1-25%)=12%
可转换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应处于6%~12%之间。
第3年年末每股股票价值=1.2÷(9%-4%)×(1+4%)3=27(元)
转换价值=1000÷25×27=1080(元)
设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为i,则:
当税前资本成本为6%时:1000=1000×i×(P/A,6%,3)+1080×(P/F,6%,3)
解得:i=3.49%
当税前资本成本为12%时:1000=1000×i×(P/A,12%,3)+1080×(P/F,12%,3)
解得:i=9.63%
所以使筹资方案可行的票面利率区间为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