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盘亏报经批准后,应由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其余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注意区分固定资产与现金盘亏的处理区别,不明原因的现金盘亏,才应计入管理费用。


企业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将各项资产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并按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X设备分摊的货款和包装费=(880 000+20 000)×300 000 /(300 000+250 000+450 000)=270 000(元);X设备入账价值=270 000+20 000+30 000=320 000(元)。
【知识点拓展】
外购固定资产(价+税+费):
[注意]
企业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将各项资产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并按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财务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对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折旧与日常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应计入制造费用。
【知识点拓展】
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谁受益,谁承担):
借:制造费用(生产车间用固定资产)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用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工程建造用固定资产)
研发支出(技术研发用固定资产)
其他业务成本(经营出租的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注意]
财务部门的相关费用一般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处置结转分录:
借:资产处置损益
贷:固定资产清理
报废毁损结转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知识点拓展】
固定资产的处置
固定资产的处置,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资产类科目)。

应收款项、存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在持有期间可以转回。
【知识点拓展】
各种资产的减值准备是否可以转回:

固定资产折旧提尾不提头,2016年12月购入的设备应从2017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至2021年年末折旧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2021年折旧额=1 000÷10=100(万元)。则2021年年末该设备的账面价值=原值 - 累计折旧=原值 -(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5=1 000-1 000÷10×5=500(万元)。账面价值500万元小于510万元,不用计提减值准备。由于该设备是管理用设备,折旧金额计入管理费用,2021年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100
贷:累计折旧 100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2021年该设备折旧导致管理费用增加100万元,则利润总额减少100万元。
【知识点拓展】
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加速折旧的方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2.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谁受益,谁承担):
借:制造费用(生产车间用固定资产)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用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工程建造用固定资产)
研发支出(技术研发用固定资产)
其他业务成本(经营出租的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3.固定资产的减值: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1)可收回金额>账面价值:不计提减值准备,不作任何账务处理。
(2)可收回金额<账面价值:计提减值准备。
此时,企业应当将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注意]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