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与免除。
乙国抵免限额=(100+200)×20%×[100÷(100+200)]=20(万元)。在乙国实际纳税=100×30%=30(万元),大于抵免限额,允许抵免20万元,回甲国不用补税。
丙国抵免限额=(100+200)×20%×[200÷(100+200)]=40(万元)。在乙国实际纳税=200×10%=20(万元),小于抵免限额,允许抵免20万元,来自丙国的所得回甲国应补缴税额=40-20=20(万元)。
A企业来自国外所得回甲国应补缴所得税共计2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公共定价。
平均成本定价法,是指在保持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劳务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对外收支平衡的情况下,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企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账务调整的基本方法。
红字冲销法适用于会计科目用错,以及会计科目正确但核算金额错误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在及时发现错误、没有影响后续核算的情况下多使用红字冲销法。
题干中账务处理属于会计科目运用正确,但金额错误,多记18 000元。应做的账务调整如下:
借:原材料 18 000
贷:生产成本 18 000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的分类。
消费性支出是财政用于社会共同消费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选项B】、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选项D】、行政管理费【选项A】、国防费【选项C】等支出。
【选项E错误】生产性支农支出属于积累性支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D。

本题考查政府间财政支出的划分。
我国财政支出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划分曾采用过以下几种方法:统收统支、收入分类分成、总额分成、定额上缴(嚯定额补助)办法以及分税制。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