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受让存货,应当按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加上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税金、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成本之和作为其入账成本;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知识链接】
债权人和债务人在不同债务重组方式下,债务重组损益的会计处理如下表所示。



乙公司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4000
存货跌价准备200
贷:库存商品3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90
其他收益310


债权人和债务人协议,以债务人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替换原债权债务,属于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的债务重组方式。( )
以债务人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替换原债权债务,不属于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的债务重组方式。本题表述错误。
【知识链接】
在判断债务重组方式时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1)债务人可能以不符合确认条件而未予确认的资产清偿债务。例如,债务人以未确认的内部产生品牌清偿债务,债权人应在获得的商标权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前提下才可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2)实务中,有些债务重组名义上采用“债转股”的方式,但同时附加相关条款,如约定债务人在未来某个时点有义务以某一金额回购股权,或债权人持有的股份享有强制分红权等。对于债务人,这些“股权”可能并不是相关准则规定的权益工具,从而不属于债务人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的债务重组方式。
(3)债权人和债务人还可能协议以一项同时包含金融负债成分和权益工具成分的复合金融工具(例如:可转换公司债券)替换原债权债务,这类交易也不属于债务人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的债务重组方式。

2021年6月1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应收乙公司款项的入账金额为3800万元。
甲公司将该应收款项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乙公司将该应付账款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
2021年10月1日,双方签订债务重组合同,乙公司以一项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偿还该欠款,该投资性房地产原价为34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0万元。
10月22日,双方完成该投资性房地产转让手续,甲公司支付评估费用10万元,甲公司未改变该房地产用途,取得时仍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当日,甲公司应收款项的公允价值为31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500万元,乙公司应付款项的账面价值仍为3800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
要求:分别编制甲、乙公司与债务重组有关的会计分录。
(1)债权人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2021年10月22日,债权人取得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为债权公允价值3100万元与评估费用10万元的合计3110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3110(3100+10)
坏账准备500
投资收益200(3800-500-3100)
贷:应收账款3800
银行存款10
(2)债务人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借:应付账款38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200
贷:投资性房地产3400
其他收益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