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下列可适用资源税定额税率的是(   )。
  • A.煤层(成)气
  • B.石墨
  • C.萤石
  • D.地热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选项D,地热、砂石、矿泉水、天然卤水、石灰岩、其他粘土可采用从价计征或从量计征的方式缴纳资源税;选项A、B、C,适用资源税比例税率。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 2024年税务师《税法(I)》真题(考生回忆版)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关于准予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纳税人自境外单位购进服务,从税务机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准予抵扣
  • B.纳税人自办理税务登记至登记为一般纳税人期间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一律不得在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后抵进项税额
  • C.纳税人取得不动产的进项税额可以按折旧年限分期抵扣
  • D.纳税人租入固定资产,既用于简易计税方法项目又用于集体福利的,准予全额抵扣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B,纳税人自办理税务登记至认定或登记为一般纳税人期间,未取得生产经营收入,未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简易计算应纳税额申报缴纳增值税的,其在此期间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可以在认定或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后抵扣进项税额;选项C,纳税人可在购进不动产的进项税额当期一次性抵扣,不用分期抵扣;选项D,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 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其中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采取赊销方式销售货物,无书面合同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 B.

    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收到销售款或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 C.

    采取托收承付方式销售货物,为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 D.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 E.

    采取预收款方式提供租赁服务,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答案解析
答案: A,B,D,E
答案解析:选项C,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关于水资源税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取用水资源当日
  • B.家庭生活少量取用水,不缴纳水资源税
  • C.高尔夫球场取用水,从高计算税额
  • D.跨省调度水资源,由调出区域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水资源税
  • E.地源热泵取用水,免征水资源税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选项D,跨省(区、市)调度的水资源,由调入区域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征收水资源税。选项E,对回收利用的疏干排水和地源热泵取用水,从低确定税额。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

2023年12月某企业转让商铺,已知转让税金合计6.17万元,无法取得评估价。该商铺于2015年1月购入,购进时取得购房发票,注明金额800万元。契税完税凭证注明契税24万元。该企业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允许扣除项目金额是( )万元。

  • A.1190.17
  • B.1150.17
  • C.1183.77
  • D.830.17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不能取得评估价格,但能提供购房发票的,可按发票所载金额从购买年度起至转让年度止每年加计5%计算扣除,作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和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发票价每年加计5%=发票价×(1+5%×年数)。购房发票所载日期起至售房发票开具之日止,每满12个月计一年;超过一年,未满12个月但超过6个月的,可视为一年。该企业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允许扣除项目金额=800×(1+9×5%)+6.17+24=1190.17(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2023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某商业银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转让金融商品有关情况如下,第二季度卖出价100万元,买入价80万元;第三季度卖出价70万元,买入价80万元;第四季度卖出价90万元,买入价95万元。上述价款均为含税金额,下列增值税处理正确的有(   )。
  • A.第二季度增值税销项税额1.13万元
  • B.第四季度无需缴纳增值税
  • C.第四季度金融商品卖出价和买入价的负差可结转2024年第一季度
  • D.第三季度无需缴纳增值税
  • E.第三季度金融商品卖出价和买入价的负差可结转第四季度
答案解析
答案: A,B,D,E
答案解析:选项A,第二季度缴纳增值税销项=(100-80)÷(1+6%)×6%=1.13(万元);选项C、E,金融商品转让年末出现的负差,不得结转下一个会计年度;在同一个会计年度内,本纳税期产生的负差可以结转到下一纳税期进行相抵。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