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契税。
房屋所有权相互交换,双方交换价值相等,免纳契税,办理免征契税手续。其价值不相等的,按超出部分由支付差价方缴纳契税。
依据题干数据,黄某应缴纳的契税=(96-72)×3%=0.72(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关税的完税价格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进口货物的保险费,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费用计算。如果进口货物的保险费无法确定或者未实际发生,海关应当按照“货价”与“运费”两者总额的3‰计算保险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逐步将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提高到60%以上。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部门预算编制。
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原则:(1)综合预算的原则;【选项A】(2)优先保障的原则;【选项C】(3)定员定额管理的原则。【选项E】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E。

某制造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2023年度的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当年销售货物实现销售收入8 000万元,对应成本为5 100万元。
(2)12月购入专门用于研发的新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600万元,当月投入使用,会计上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并按照5年计提折旧。
(3)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核算转让技术收入700万元,与之相应的成本及税费为100万元。
(4)当年发生管理费用800万元,其中含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300万元(已独立核算管理)、业务招待费80万元。
(5)当年发生销售费用1 800万元,其中含广告费1 500万元。
(6)当年发生财务费用200万元。
(7)取得国债利息收入150万元,企业债券利息收入180万元。
(8)全年计入成本、费用的实发合理工资总额400万元(含残疾职工工资50万元),实际发生职工福利费12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33万元,拨缴工会经费18万元。
(9)当年发生营业外支出共计130万元,其中违约金5万元、税收滞纳金7万元、补缴高管个人所得税15万元。
(10)当年税金及附加科目共列支20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各扣除项目均已取得有效凭证,相关优惠已办理必要手续。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500万元的,仍按相关规定执行。本题中设备购置价为600万元,不得税前一次性扣除,可以选择同会计的处理,以计提折旧的方式税前扣除。新购入的固定资产,自投入使用的次月起开始计提折旧。本题是2023年12月购入,于2024年1月起计提折旧。因此,2023年12月准予扣除的数额为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调减=500+(700-100-500)×50%=55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业务(4)的研发费用: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纳税调减=300×100%=300(万元)。
业务(4)的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1=(8 000+700)×5‰=43.5(万元),扣除限额2=80×60%=48(万元),业务招待费纳税调增=80-43.5=36.5(万元)。
业务(5)广告费:广告费扣除限额=(8 000+700)×15%=1 305(万元)<实际发生额1 50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 500-1 305=195(万元)。
业务(4)(5)合计纳税调减68.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按照100%加计扣除,因此残疾人工资纳税调减50万元。
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400×14%=56(万元)<实际发生额12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0-56=64(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400×8%=32(万元)<实际发生额33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3-32=1(万元)。
拨缴工会经费扣除限额=400×2%=8(万元)<实际发生额18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8-8=10(万元)。
业务(8)合计纳税调增=64+1+10-50=2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研发设备600万元,从2024年1月起计算折旧扣除,2023年度不计算折旧扣除。
会计利润=8 000-5 100+700-100-800-1 800-200+150+180-130-200=700(万元)
业务(7):取得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应纳税调减150万元。
业务(9):税收滞纳金和补缴高管个人所得税,不得在税前扣除。纳税调增=7+15=22(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700会计利润-550技术转让所得纳税调减-300研发费用纳税调减+36.5业务招待费纳税调增+195广告费纳税调增-150国债利息收入纳税调减-50残疾职工工资纳税调减+64职工福利费纳税调增+1职工教育经费纳税调增+10工会经费纳税调增+22税收滞纳金和补缴高管个人所得税纳税调增=-21.5(万元),应缴纳企业所得税0。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