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A,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形成的负债在结算前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选项B,将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重分类为金融负债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影响损益。
选项C,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选项D,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选项E,企业修改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协议中的条款和条件,使其成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在修改日,企业应当按照当日所授予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将截至修改日已取得的服务计入资本公积,同时终止确认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修改日已确认的负债,两者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A原材料的减值计算如下:
有合同部分:
W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1 120-65×70%=1 074.5(万元)
W产成品的成本=1 200×70%+300×70%=1 050(万元)
有合同部分未发生减值
无合同部分:
W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1 350×30%-65×30%=385.5(万元)
W产成品的成本=1 200×30%+300×30%=450(万元)
无合同部分发生减值
A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385.5-300×30%=295.5(万元)
A原材料无合同部分的成本=1 200×30%=360(万元)
A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360-295.5)-0=64.5(万元)
Y产成品的减值计算如下:
Y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650-88=562(万元)
Y产成品的成本=700(万元)
Y产品发生减值,其减值金额=(700-562)-150=-12(万元)
综上,甲公司2023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64.5-12=52.5(万元)



2023年1月1日确认无形资产=400×4.3295 =1 731.8(万元),选项C错误;
2023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 731.8-1 731.8/10=1 558.62(万元),选项E正确;
2023年财务费用增加
=400×4.3295×5%
=1 731.8×5%=86.59(万元),选项A正确;
2024年财务费用增加=(1731.8+86.59-400)×5%=70.92(万元),选项B正确;
一年以内的应付账款,不属于长期应付款的列报范围,2024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为70.92万元,
2024年应付本金减少额=400-70.92=329.08(万元),该部分金额应在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反映。2023年12月31日长期应付款列报,即2024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1 731.8+86.59-400)-329.08=1 089.31(万元),选项D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