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信用筹资的缺点:(1)商业信用筹资成本高,如果存在现金折扣,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较高,选项A不当选;(2)商业信用期限一般较短,容易恶化企业的信用水平,选项B不当选;(3)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选项C不当选。
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点:(1)商业信用容易获得;(2)企业有较大的机动权;(3)企业一般不用提供担保,即通常不需要第三方担保或者筹资企业用资产进行抵押,选项D当选。


某产品产销量为5000件,单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件,固定成本为120000元,则安全边际率是( )。
盈亏平衡点的产销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20000÷(100-40)=2000(件),安全边际量=实际产销量-盈亏平衡点的产销量=5000-2000=3000(件),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100%=3000÷5000×100%=60%,选项B当选。

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预算编制依据的有( )。
产品成本预算是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的汇总,选项A、B、C、D均当选。

甲公司为一家制造业企业,生产并销售某商品,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公司经调查发现一种生产该产品的新设备,运用新设备不仅能提高产能,而且能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假设不存在利息费用,变动成本均为付现成本,固定成本仅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资料一:甲公司目前使用的生产设备的经济寿命为五年,已使用两年,尚可使用三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会计与税法的政策一致,原值为9000万元,目前可变现净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均为5400万元,每年销售量为60万件,单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件。
资料二:若购买新设备取代旧设备,购买新设备需要支付12000万元,新设备可立即投入使用。新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为五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会计与税法的政策一致。使用新设备每年产销量为72万件,可使单位变动成本下降为45元/件。
资料三:假定继续使用旧设备为方案1,使用新设备为方案2。旧设备可变现净值为原始投资额,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0%,(P/A,10%,5)=3.7908,(P/F,10%,5)=0.6209,(P/A,10%,3)=2.4869,(P/F,10%,3)=0.7513。
要求:
(1)边际贡献率=(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100-50)÷100×100%=50%
边际贡献总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100-50)×60=3000(万元)
固定成本=年折旧费用=原值÷使用年限=9000÷5=1800(万元)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800÷(100-50)=36(万件)
安全边际率=(实际销售量-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实际销售量×100%=(60-36)÷60×100%=40%
(2)1-3年每年现金净流量=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非付现成本×税率=60×100×(1-25%)-60×50×(1-25%)+1800×25%=2700(万元)
净现值=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原始投资额的现值=2700×(P/A,10%,3)-5400=2700×2.4869-5400=1314.63(万元)
年金净流量=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1314.63÷(P/A,10%,3)=1314.63÷2.4869=528.62(万元)
(3)年折旧费用=12000÷5=2400(万元)
1-5年每年现金净流量=72×100×(1-25%)-72×45×(1-25%)+2400×25%=3570(万元)
净现值=3570×(P/A,10%,5)-12000=3570×3.7908-12000=1533.16(万元)
年金净流量=1533.16÷(P/A,10%,5)=1533.16÷3.7908=404.44(万元)
(4)应该选择方案1,继续使用旧设备。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属于互斥投资方案选择,且两个方案设备的寿命期不同,应该使用年金净流量指标进行决策。因为方案1的年金净流量528.62万元大于方案2的年金净流量404.44万元,故应该选择方案1,继续使用旧设备。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公司 2023 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余额及其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关系如下表所示。
注:N 表示对应项目与销售收入不存在稳定的比例关系。
资料二:甲公司 2023 年度销售收入(即营业收入,下同)为 20000 万元,净利润为 2500 万元,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 1500 万元,2023年初资产总额为14000万元(其中,应收账款为2200万元),年初负债总额为 5000 万元,公司2023 年度存货周转期为60天,应付账款周转期为 45 天,一年按 360 天计算。
资料三:由于公司产品供不应求,现生产能力不足,拟于 2024 年年初投资 3000 万元购买新设备,增加新设备后预计 2024 年销售收入将增长到 30000 万元,净利润预计为 3600 万元。假设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项目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2024 年度利润留存率与2023 年度相同。
资料四:为满足外部融资需求,公司拟通过两种方式筹集资金,所需资金的 40%采用方式一筹集,60%采用方式二筹集。
方式一:按面值发行公司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6%,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筹资费用率为 2%。
方式二:发行普通股,已知无风险收益率为 3%,市场组合收益率为 8%,β系数为 1.2。
要求:
(1)①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20000÷[(14000+16000)÷2]=1.33
②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初净资产+年末净资产)÷2]×100%=2500÷[(14000-5000+8000+2000)÷2]×100%=26.32%
③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2500÷20000×100%=12.5%
④年末权益乘数=年末资产总额÷年末净资产=16000÷(8000+2000)=1.6
(2)①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年初应收账款+年末应收账款)÷2]=20000÷[(2200+1800)÷2]=10(次)
应收账款周转期=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360÷10=36(天)
②经营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60+36=96(天)
③现金周转期=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周转期=96-45=51(天)
(3)①利润留存额=净利润×利润留存率=3600×(2500-1500)÷2500=1440(万元)
②外部融资需求量=(敏感性资产销售百分比-敏感性负债销售百分比)×营业收入的增加-预计的利润留存+固定资产的增加=(10%+9%+15%-5%)×(30000-20000)-1440+3000=4460(万元)
(4)①平价发行债券的资本成本率=票面利率×(1-税率)÷(1-筹资费用率)=6%×(1-25%)÷(1-2%)=4.59%
②发行普通股的资本成本率=无风险收益率+β系数×(市场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3%+1.2×(8%-3%)=9%
(5)拟追加筹资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4.59%×40%+9%×6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