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公司应确认的商品的入账金额=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进项税额=1 469-169=1 300(万元),选项A正确;债务重组日的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A产品 1 300
坏账准备 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69
投资收益 131
贷:应收账款 2 000



某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为5 000台,每台单价12万元,该企业边际贡献率为40%,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为70%。
该企业现在实行的信用条件为“1/10,n/30”,有70%的客户在第10天付款,剩余30%的客户在信用期满时付款。商业信用管理成本占销售收入的1%,坏账损失占销售收入的4%。
企业为扩大销售规模,该企业计划实施新的信用政策,改变信用政策后,信用条件为“2/10,1/30,n/60”,实行新的信用政策可以增加30%的销售量,预计有30%的客户在第10天付款,40%的客户在第30天付款,剩余的客户在信用期满时付款。商业信用管理成本占销售收入的2%,坏账损失占销售收入的5%。预计企业的单价和变动成本率不变且假设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不变,资金的机会成本率为12%,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原信用政策:
应收账款的平均收现期=70%×10+30%×30=16(天)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5 000×12/360×16×(1-40%)×12%=192(万元)
新信用政策:
应收账款的平均收现期=10×30%+40%×30+30%×60=33(天)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5 000×12×(1+30%)/360×33×(1-40%)×12%=514.8(万元)
增加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514.8-192=322.8(万元)。
原信用政策:
管理成本=5 000×12×1%=600(万元)
坏账损失=5 000×12×4%=2 400(万元)
新信用政策:
管理成本=5 000×12×2%×(1+30%)=1 560(万元)
坏账损失=5 000×12×5%×(1+30%)=3 900(万元)
增加的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3 900+1 560)-(600+2 400)=2 460(万元)
原信用政策:
现金折扣成本=5 000×12×1%×70%=420(万元)
新信用政策:
现金折扣成本=5 000×12×2%×(1+30%)×30%+5 000×12×1%×(1+30%)×40% =780(万元)
增加的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780-420=360(万元)
原信用政策:
增加的利润=5 000×12×40%×(1-70%)-192-600-2 400-420=3 588(万元)
新信用政策:
增加的利润=5 000×12×(1+30%)×40%×(1-70%)-514.8-1 560-3 900-780=2 605.2(万元)
增加的利润=2 605.2-3 588=-982.8(万元)。

甲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发生了下列交易或事项:
资料一:2023年12月10日,甲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向客户赊销一件W产品,总价为298万元,按照法律规定提供1年的免费质保,甲公司额外提供2年的质保期,在此期间如发生质量问题,甲公司负责维修或更换。W产品单独售价为295万元,延长2年的质保期单独售价为5万元。W产品单位成本为250万元。
资料二:2023年12月31日,经甲公司董事会批准,甲公司与非关联公司M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资产转让协议,将一项原价为1 200万元,至签订协议时累计折旧为300万元的固定资产,以91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M公司。双方约定于2024年3月31日前完成转让资产的交割。甲公司预计上述转让将发生30万元出售费用。
资料三:2023年7月20日,甲公司以一项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和补价20万元与丙公司的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台设备和一项专利权进行交换。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为380万元,账面价值为360万元,其中“投资成本”明细科目余额为200万元,“损益调整”明细科目余额为120万元,“其他权益变动”明细科目余额为4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设备和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00万元、120万元和80万元,相关手续于7月30日办理完毕并取得相关资产,当天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98万元。
资料四:2023年12月30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2 000万元的价格向戊公司出售一栋建筑物。交易时,该建筑物的账面价值是12 000万元。同时,甲公司与戊公司签订了合同,取得了该建筑物16年的使用权,年付款额为1 300万元,于每年年末支付。根据交易的条款和条件,甲公司与戊公司的交易属于售后租回交易并且资产转让属于销售,该建筑物在销售当日的公允价值为19 000万元。16年使用权资产的租赁付款额现值为13 592万元,不考虑初始直接费用。
假定不考虑增值税、所得税等因素的影响。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W产品延长2年的质保服务构成单项履约义务,1年免费质保不构成单项履约义务,应按照或有事项的规则处理。
甲公司应将交易价格在W产品和延长2年的质保服务之间按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进行分摊,确认W产品销售收入=298/(295+5)×295=293.03(万元),确认合同负债=298/(295+5)×5=4.97(万元),确认的合同负债在延保期内分期确认收入。
甲公司因该业务影响损益的金额=293.03-250=43.03(万元)。
甲公司拟出售的资产在2023年年末已满足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条件,选项A错误。
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持有待售资产核算,并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并在划分为持有待售时停止计提折旧,选项C错误。
固定资产当月减少,当月仍需计提折旧,选项D错误。
甲公司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实际取得当天的公允价值198万元入账,选项D错误;
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380+20-200)×120/(120+80)=120(万元),
换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380+20-200)×80/(120+80)=80(万元),选项B、C错误。
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198
固定资产 120
无形资产 8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00
——损益调整 120
——其他权益变动 40
银行存款 20
投资收益 18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
贷:投资收益 40
如果承租人在资产转移给出租人之前已经取得对标的资产的控制,则该交易属于售后租回,选项A错误;
如果销售对价的公允价值与资产的公允价值不等(销售对价大于资产公允价值),则该交易作为额外融资处理,选项B错误;
如果销售对价的公允价值与资产的公允价值不等(销售对价小于资产公允价值),则该交易作为预付租金处理,选项C错误;
卖方兼承租人在对售后租回所形成的租赁负债进行后续计量时,确定租赁付款额或变更后租赁付款额的方式不得导致其确认与租回所获得的使用权有关的利得或损失,选项D错误。
使用权资产入账价值=13 592÷19 000×12 000=8 584.42(万元)。
出售该建筑物的利得=19 000-12 000=7 000(万元),
甲公司仅对转让至戊公司的权利确认相关的利得
=(19 000-13 592)÷19 000×7 000
=1 992.42(万元)
选项B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