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判断客户是否已取得商品控制权时,企业应当考虑下列迹象:
(1)企业就该商品享有现时收款权利,即客户就该商品负有现时付款义务(选项A);
(2)企业已将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拥有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选项B);
(3)企业已将该商品实物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实物占有该商品(选项C);
(4)企业已将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取得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选项D);
(5)客户已接受该商品;
(6)其他表明客户已取得商品控制权的迹象。


甲公司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2023年销售量18万件。销售单价1000元/件,变动成本率65%,固定成本总额1050万元。则甲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是( )。

下列项目中,应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是( )。

2023年1月1日A公司取得B公司40%股权,能够对B公司施加重大影响,按权益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B公司某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90万元,当日公允价值为110万元,2023年12月31日,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70万元,B公司确认了20万元减值损失。2023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A公司角度,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11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70万元,应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为40万元(110-70),需补提20万元。A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600-20)×40%=232(万元)。

2023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300万元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从而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投资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均为1000万元。2023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万元,2023年10月3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成本为30万元,售价为40万元,至2023年12月31日,乙公司将上述商品对外销售80%,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23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内部交易中存在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时,投资方在采用权益法计算确认应享有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损益时,应抵销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影响,甲公司2023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0-(40-30)×(1-80%)]×30%=59.4(万元)。

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20年12月20日购入一项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成本为500万元,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折旧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2021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500-500/10=450(万元),计税基础=500-500×2/8=375(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50-375=75(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75×25%=18.75(万元),选项C、D不当选。
2022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500-500/10×2=400(万元),计税基础=500-500×2/8-(500-500×2/8)×2/8=281.25(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00-281.25=118.7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18.75×25%=29.69(万元),2022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9.69-18.75=10.94(万元),选项A当选,选项B不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