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发行日每份可转换债券的纯债券价值。
计算第4年年末每份可转换债券的底线价值。
该可转换债券能否被投资者接受?为什么?
若要该可转换债券能够被投资者接受,可转换债券票面利率的范围(票面利率的变动以1%为单位)
发行日每份纯债券的价值=1000×5%×(P/A,10%,5)+1000×(P/F,10%,5)
=50×3.7908+1000×0.6209 =810.44(元)
第4年年末每份纯债券的价值
=1000×5%×(P/A,10%,1)+1000×(P/F,10%,1)
=50×0.9091+1000×0.9091=954.56(元)
第4年年末股票价格=22×(1+8%)4=29.93(元)
转换比率=1000/25=40
第4年年末每份债券的转换价值= 29.93×40=1197.20(元)
可转换债券的底线价值是纯债券价值和转换价值两者之中较高者,即1197.20元。
第4年年末的转换价值为1197.20元,赎回价格为1050元,投资人应当选择在第4年年末转股。
设可转换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为K,则有:
1000=1000×5%×(P/A,K,4)+1197.20×(P/F,K,4)
当K=10%时,现值=50×3.1699+1197.20×0.6830=976.18(元)
当K=9%时,现值=50×3.2397+1197.20×0.7084=1010.08(元)
(K-9%)/(10%-9%)=(1000-1010.08)/(976.18-1010.08)
K=9.30%
股票的资本成本=0.715/22+8%=11.25%
股票的税前资本成本=11.25%/(1-25%)=15%
可转换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应处于10%到15%之间,投资者和发行公司双方才会接受,本方案投资者不会接受。
设票面利率为R
当税前资本成本为10%时:
1000=1000×R×(P/A,10%,4)+1197.20×(P/F,10%,4)
1000=1000×R×3.1699+1197.20×0.6830
R=5.75%≈6% 筹资方案可行的最低票面利率为6%。
当税前资本成本为15%时:
1000=1000×R×(P/A,15%,4)+1197.20×(P/F,15%,4)
1000=1000×R×2.855+1197.20×0.5718
R=11.05%≈11% 筹资方案可行的最高票面利率为11%。
所以,当票面利率在6%至11%之间时,该筹资方案可行。


甲公司下属投资中心本期部门税前经营利润150万元,部门平均资产1000万元(其中平均非经营资产200万元),部门平均经营负债300万元,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2%,该部门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为10%,所得税税率25%。该中心的剩余收益是( )万元。
剩余收益=150-(1000-200-300)×10%=100(万元)。

某投资项目原始投资为1 000万元,没有建设期,项目经营期为3年,预计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均为480万元。项目资本成本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净现值=480×(P/A,10%,3)-1000=480×2.4869-1000=193.71(万元)。因为净现值>0,所以内含报酬率大于10%。静态回收期=1000/480=2.08(年),所以动态回收期>2.08年。动态回收期=2+[1000-480×(P/A,10%,2)]÷[480×(P/F,10%,3)]=2.46(年)
假设修订后的内含报酬率是MIRR,则:
1000×(F/P,MIRR,3)=480×(F/A,10%,3)
1000×(1+MIRR)^3=480×3.31
(1+MIRR)^3=1.5888
解得:MIRR=16.69%。

下列关于认股权证与看涨期权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认股权证与看涨期权的共同点:(1)它们均以股票为标的资产,其价值随股票价格变动;(2)它们在到期前均可以选择执行或不执行,具有选择权;(3)它们都有一个固定的执行价格。所以选项A不当选。认股权证执行时,认购的股票是新发的股票,所以会稀释每股收益,所以选项B不当选。认股权证可能时间较长,假设有效期内长期不分红不现实,所以不能应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定价,所以选项C当选。看涨期权执行时,股票来自二级市场,不涉及股票交易,所以不能作为筹资工具,所以选项D当选。

下列关于股票股利、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购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在公司计划降低股价且股价上涨幅度不大时,可以通过股票股利将股价维持在理想的范围之内,所以选项C当选。股票分割和股票股利均不会改变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金额,所以不会改变资本结构,所以选项D当选。

绩效棱柱模型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设置利益相关者满意、企业战略、业务流程、组织能力和利益相关者贡献五个构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属于与业务流程相关的评价指标有( )。
供应商关系质量属于企业战略评价指标中与供应商相关的评价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