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现值=480×(P/A,10%,3)-1000=480×2.4869-1000=193.71(万元)。因为净现值>0,所以内含报酬率大于10%。静态回收期=1000/480=2.08(年),所以动态回收期>2.08年。动态回收期=2+[1000-480×(P/A,10%,2)]÷[480×(P/F,10%,3)]=2.46(年)
假设修订后的内含报酬率是MIRR,则:
1000×(F/P,MIRR,3)=480×(F/A,10%,3)
1000×(1+MIRR)^3=480×3.31
(1+MIRR)^3=1.5888
解得:MIRR=16.69%。


下列关于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司是一家大型零售超市,每股营业收入5元,当前股票价格是55元。为了对A公司当前股价是否偏离价值进行判断,投资者收集了甲、乙两个可比公司的有关数据。
公司名称 | A公司 | 甲公司 | 乙公司 |
市销率 | 11 | 12 | |
营业净利率 | 10% | 12% | 12.5%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10% | 8% | 9.6% |
根据营业净利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两个因素对甲、乙公司的市价比率进行修正,应用股价平均法计算A公司的每股股票价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甲公司修正的市销率=11×(10%/12%)×(10%/8%)=11.46
乙公司修正的市销率=12×(10%/12.5%)×(10%/9.6%)=10
A公司相对甲公司价值:11.46×5=57.3(元)
A公司相对乙公司价值:10×5=50(元)
A公司价值相对于甲公司被低估,相对于乙公司被高估。
如果采用股价平均法:A公司平均的每股股票价值=(57.3+50)/2=53.65(元)。

甲企业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简化的经济增加值进行业绩考核。2023年实现净利润25亿元,利息支出总额7亿元,其中资本化利息支出为1亿元,利润表中的研究费用3亿元,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2亿元。调整后资本为120亿元,平均资本成本率为6%。甲企业2023年简化的经济增加值为( )亿元。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1-25%)=25+(7-1+3+2)×(1-25%)=33.25(亿元);简化的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33.25-120×6%=26.05(亿元),选项B正确。

下列关于责任中心的表述中,说法错误的是( )。
制造成本计算按受益原则归集和分摊费用,谁受益谁承担;责任成本计算按可控原则把成本归属于不同责任中心,谁能控制谁负责,选项C当选。

甲公司是一家建筑机械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是制造和销售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都需要通过同一台生产设备加工,该设备是公司约束资源,年加工能力10 000小时,公司年固定成本总额5 600万元。假设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产销平衡,年初、年末没有存货。预计2024年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的市场正常销量及相关资料如下:
A型号 | B型号 | C型号 | |
市场正常销量(台) | 1500 | 1200 | 2000 |
单位售价(万元) | 30 | 24 | 16 |
单位变动成本(万元) | 24 | 16 | 10 |
单位约束资源消耗(小时) | 6 | 4 | 2 |
资料二: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2024年初拟新增一台与约束资源相同的加工设备,以解决约束资源瓶颈问题。现有两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1:自行购置。借款10 000万元购买设备,年利率8%,预计设备使用4年,每年末支付维护费用40万元,4年后变现价值2 400万元。税法规定,该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5年,5年后净残值率8%。
方案2:租赁。合同约定,租期4年,租赁费8 800万元,分4年偿付,每年初支付2 200万元,在租赁开始日首付,租赁期满时设备所有权不转让,租赁公司承担设备维护修理费。税前有担保借款利率8%。
甲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5%。
资料三:新增关键设备后,A型号建筑机械年生产能力增至1860台。现有乙建筑机械销售公司向甲公司追加订购A型号建筑机械,报价为每台26万元。相关情况如下:
情景1:假设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如果追加订货360台,为满足生产需要,甲公司需另外支付年专属成本380万元。
情景2:假设剩余生产能力可以对外出租,年租金350万元,如果追加订货500台,将冲减甲公司原正常销量。
①A型号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30-24)/6=1(万元)
B型号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24-16)/4=2(万元)
C型号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16-10)/2=3(万元)
安排优先顺序为:C型号、B型号、A型号
因为假设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产销平衡,年初、年末没有存货。所以C型号建筑机械产量=销售量=2000(台),B型号建筑机械产量=销售量=1200(台),A型号建筑机械产量=(10000-2000×2-1200×4)/6=200(台)
②息税前利润总额=(30-24)×200+(24-16)×1200+(16-10)×2000-5600=17 200(万元)
税后借款利率=8%×(1-25%)=6%
税后有担保借款利率=8%×(1-25%)=6%
方案1:
折旧=10000×(1-8%)/5=1840(万元)
4年后账面价值=10000-1840×4=2640(万元)
4年后变现现金流量=2 400-(2400-2640)×25%=2 460(万元)
总成本=现金流出总现值=10000+40×(1-25%)×(P/A,6%,4)-1840×25%×(P/A,6%,4)-2460×(P/F,6%,4)=6561.44(万元)
方案2:该合同不属于选择简化处理的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符合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租赁费每年2200万元,不可在税前扣除。
计税基础=2200×4=8800(万元)
折旧=8800×(1-8%)/5=1 619.2(万元)
4年后账面价值=8800-1619.2×4=2 323.2(万元)
变现损失抵税=2323.2×25%=580.8(万元)
总成本=现金流出总现值=2200×(P/A,6%,4)×(1+6%)-1619.2×25%×(P/A,6%,4)-580.8×(P/F,6%,4)=6 217.89(万元)
方案1的总成本大于方案2的总成本,所以应该选择方案2,即选择租赁方案。
①情景1:
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360×(26-24)-380=340(万元)
由于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大于0,因此甲公司应接受追加订单。
设定价为X万元:
360×(X-24)-380>0,解得:X>25.06(万元)
因此有闲置能力时产品定价的区间范围为25.06~30万元。
②情景2:
如果追加订货500台,将冲减甲公司原正常销量140台(1860-500-1500)。
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
=500×(26-24)-140×(30-24)-350=-190(万元)
由于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小于0,因此甲公司不应接受追加订单。
设定价为Y万元:
500×(Y-24)-140×(30-24)-350>0,解得:Y>26.38(万元)
因此有闲置能力时产品定价的区间范围为26.38~3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