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某投资项目原始投资为1 000万元,没有建设期,项目经营期为3年,预计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均为480万元。项目资本成本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内含报酬率大于10%
  • B.净现值为139.71万元
  • C.修订后的内含报酬率为16.69%
  • D.动态回收期为1.89年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

净现值=480×P/A10%3)-1000480×2.48691000193.71(万元)。因为净现值>0,所以内含报酬率大于10%。静态回收期=1000/4802.08(年),所以动态回收期>2.08年。动态回收期=2[1000480×P/A10%2]÷[480×P/F10%3]2.46(年)

假设修订后的内含报酬率是MIRR,则:

1000×F/PMIRR3)=480×F/A10%3

1000×1MIRR^3480×3.31

1MIRR^31.5888

解得:MIRR16.69%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4年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第二次万人模考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每股收益最大化是上市企业常用的目标比较指标
  • B.股价最大化等于股东财富最大化
  • C.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是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 D.短期决策经常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现实中由于每股股票投入资本差异很大,不同公司的每股收益不可比,所以每股收益最大化并非是上市企业常用的目标比较指标,所以选项A错误。在资本市场有效的情况下,如果股东投资资本不变,股价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具有同等意义。没有设定前提条件的情况下,股价最大化不能代表股东财富最大化,所以选项B错误。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是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所以选项C错误。现实中,许多公司都把提高利润作为公司的短期目标,营运资本管理等短期决策经常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所以选项D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

A公司是一家大型零售超市,每股营业收入5元,当前股票价格是55元。为了对A公司当前股价是否偏离价值进行判断,投资者收集了甲、乙两个可比公司的有关数据。

公司名称

A公司

甲公司

乙公司

市销率


11

12

营业净利率

10%

12%

12.5%

营业收入增长率

10%

8%

9.6%

根据营业净利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两个因素对甲、乙公司的市价比率进行修正,应用股价平均法计算A公司的每股股票价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因素修正后相对甲公司的市销率为9.17
  • B.A公司相对于甲公司被低估
  • C.A公司相对于乙公司被低估
  • D.A公司每股平均的股票价值46.92元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甲公司修正的市销率=11×10%/12%×10%/8%)=11.46

乙公司修正的市销率=12×10%/12.5%×10%/9.6%)=10

A公司相对甲公司价值:11.46×557.3(元)

A公司相对乙公司价值:10×550(元)

A公司价值相对于甲公司被低估,相对于乙公司被高估。

如果采用股价平均法:A公司平均的每股股票价值=(57.350/253.65(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

甲企业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简化的经济增加值进行业绩考核。2023年实现净利润25亿元,利息支出总额7亿元,其中资本化利息支出为1亿元,利润表中的研究费用3亿元,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2亿元。调整后资本为120亿元,平均资本成本率为6%。甲企业2023年简化的经济增加值为(  )亿元。

  • A.24.55
  • B.26.05
  • C.25.3
  • D.27.55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125%)=25+(7132×125%)=33.25(亿元);简化的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33.25120×6%26.05(亿元),选项B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责任中心的表述中,说法错误的是(  )。

  • A.标准成本中心不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
  • B.将部门投资报酬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可能使部门经理产生“次优化”行为
  • C.责任成本是按照受益对象原则归属于不同责任中心的成本
  • D.利润中心管理人员有权对具体供货来源和市场进行决策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制造成本计算按受益原则归集和分摊费用,谁受益谁承担;责任成本计算按可控原则把成本归属于不同责任中心,谁能控制谁负责,选项C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是一家建筑机械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是制造和销售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都需要通过一台生产设备加工,该设备是公司约束资源,年加工能力10 000小时,公司年固定成本总额5 600万元。假设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产销平衡,年初、年末没有存货。预计2024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的市场正常销量及相关资料如下:


A型号

B型号

C型号

市场正常销量(台)

1500

1200

2000

单位售价(万元)

30

24

16

单位变动成本(万元)

24

16

10

单位约束资源消耗(小时)

6

4

2

资料二: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2024年初拟新增一台与约束资源相同的加工设备,以解决约束资源瓶颈问题。现有两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1:自行购置。借款10 000万元购买设备,年利率8%,预计设备使用4年,每年末支付维护费用40万元,4年后变现价值2 400万元。税法规定,该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5年,5年后净残值率8%

方案2:租赁。合同约定,租期4年,租赁费8 800万元,分4年偿付,每年初支付2 200万元,在租赁开始日首付,租赁期满时设备所有权不转让,租赁公司承担设备维护修理费。税前有担保借款利率8%

甲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5%

资料三:新增关键设备后,A型号建筑机械年生产能力增至1860台。现有乙建筑机械销售公司向甲公司追加订购A型号建筑机械,报价为每台26万元。相关情况如下:

情景1:假设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如果追加订货360台,为满足生产需要,甲公司需另外支付年专属成本380万元。

情景2:假设剩余生产能力可以对外出租,年租金350万元,如果追加订货500台,将冲减甲公司原正常销量。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A型号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3024/61(万元)

B型号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2416/42(万元)

C型号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1610/23(万元)

安排优先顺序为:C型号、B型号、A型号

因为假设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产销平衡,年初、年末没有存货。所以C型号建筑机械产量=销售量=2000B型号建筑机械产量=销售量=1200A型号建筑机械产量=(100002000×21200×4/6200(台)

②息税前利润总额=(3024×200+2416×1200+1610×2000560017 200(万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税后借款利率8%×125%)=6%

税后有担保借款利率8%×125%)=6%

方案1

折旧=10000×18%/51840(万元)

4年后账面价值=100001840×42640(万元)

4年后变现现金流量=2 40024002640×25%2 460(万元)

总成本=现金流出总现值=10000+40×125%×P/A6%4)-1840×25%×P/A6%4)-2460×P/F6%4)=6561.44(万元)

方案2:该合同不属于选择简化处理的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符合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租赁费每年2200万元,不可在税前扣除。

计税基础=2200×4=8800(万元)

折旧8800×18%/51 619.2(万元)

4年后账面价值=88001619.2×42 323.2(万元)

变现损失抵税2323.2×25%580.8(万元)

总成本=现金流出总现值=2200×P/A6%4×1+6%)-1619.2×25%×P/A6%4)-580.8×P/F6%4)=6 217.89(万元)

方案1的总成本大于方案2的总成本,所以应该选择方案2,即选择租赁方案。

[要求3]
答案解析:

①情景1

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360×2624)-380340(万元)

由于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大于0,因此甲公司应接受追加订单。

设定价为X万元:

360×X24)-3800,解得:X25.06(万元)

因此有闲置能力时产品定价的区间范围为25.0630万元。

②情景2

如果追加订货500台,将冲减甲公司原正常销量140台(18605001500)。

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

500×(2624)140×(3024)350=-190(万元)

由于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小于0,因此甲公司不应接受追加订单。

设定价为Y万元:

500×(Y24)140×(3024)3500,解得:Y26.38(万元)

因此有闲置能力时产品定价的区间范围为26.3830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