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甲公司2022年因股份支付应确认的费用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计算甲公司2023年因股份支付应确认的费用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编制甲公司2024年1月剩余管理人员行权时的会计分录。
(3分)
甲公司预计未来3年后的行权人数=200×(1-20%)=160(人)
2021年甲公司应确认的费用金额=160×2×15×1/3=1600(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6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600
(3分)
甲公司预计未来3年后的行权人数=200×(1-15%)=170(人)
2021年至2022年甲公司累计应确认的费用金额=170×2×15×2/3=3400(万元)
2022年甲公司应确认的费用金额=3400-1600=1800(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8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800
(3分)
甲公司3年后实际可行权的人数=200-20-10-15=155(人)
2021年至2023年甲公司累计应确认的费用金额=155×2×15×3/3=4650(万元)
2023年甲公司应确认的费用金额=4650-3400=1250(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2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50
(3分)
借:银行存款124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650
贷:股本(155×2×1)31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5580


企业的存货跌价准备一经计提,即使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也不得转回。( )
如果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可以转回以前因该因素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本题表述错误。

2021年9月1日,甲公司取得当地财政部门拨款1000万元,用于补助甲公司即将进行的一项研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研究阶段累计支出900万元,其中使用补助资金300万元。该补助取得时已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甲公司对该项政府补助采用总额法核算。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收益项目的余额是( )万元。
该政府补助用于补助甲公司研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核算,且为补偿甲公司以后期间发生的费用。总额法下,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1)收到财政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1000
贷:递延收益1000
(2)实际发生研究阶段支出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900
贷:银行存款等900
(3)期末结转:
借:管理费用9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900
借:递延收益300
贷:其他收益300
综上所述,2021年12月31日,递延收益项目的余额为700万元(1000-300)。

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2021年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22年3月15日。甲公司按税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税额,预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21年6月30日,甲公司剩余库存商品500件,每件单位成本为3万元,预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2.8万元,相关销售费用为每件0.05万元。甲公司以前年度未对该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资料二:2021年10月15日,甲公司以每件2.8万元的销售价格将500件商品全部销售给乙公司,并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商品已发出,约定乙公司需在1个月内付款,该销售满足收入确认条件。
资料三: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未收到乙公司货款,经减值测试,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10%计提坏账准备。
资料四:2022年2月1日,因商品质量缺陷,乙公司要求甲公司在原销售价格基础上给予10%的折让。当日甲公司同意了乙公司的要求,开具了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据此调整原坏账准备的金额。
其他资料:假定上述销售价格和销售费用均不含增值税,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
要求(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3分)
甲公司2021年6月30日库存商品成本=3×500=150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500×(2.8-0.05)=1375(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1500-1375=125(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125
贷:存货跌价准备125
(3分)
甲公司2021年10月15日出售商品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1582
贷:主营业务收入1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82
借:主营业务成本1375
存货跌价准备125
贷:库存商品1500
(3分)
甲公司应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1582×10%=158.2(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8.2×25%=39.55(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信用减值损失158.2
贷:坏账准备158.2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39.55
贷:所得税费用39.55
(3分)
应调减销售收入的金额=1400×10%=140(万元),应调减2021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140×25%=35(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1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8.2
贷:应收账款158.2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35
(3分)
甲公司2022年2月1日因销售折让调减坏账准备金额=158.2×10%=15.82(万元),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15.82×25%=3.96(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坏账准备15.82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信用减值损失15.82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3.96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3.96
(3分)
甲公司因销售折让对2021年净利润的影响额为-105万元,因转销坏账准备及递延所得税对2021年净利润的影响额为11.86万元,合计影响额为-93.14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3.14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93.14
借:盈余公积9.31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31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80
贷:累计折旧8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80×25%)2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2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本年利润60
借:盈余公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60×10%)6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