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甲公司2023年和2024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200万元和4000万元,2023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600万股,2023年4月1日按市价新发行普通股320万股,2024年1月1日分派股票股利,以2023年12月31日总股本1920万股为基数每10股送2股,假设不存在其他股数变动因素。2024年度比较利润表中2024年和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元/股。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2024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600+320)×1.2×12/12=2304(万股),202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4000/2304=1.74(元/股)。重新计算2023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600×1.2×12/12+320×1.2×9/12=2208(万股),重新计算2023年度基本每股收益=3200/2208=1.45(元/股)。在2024年计算每股收益时需要考虑分配的股票股利,但是2023年的每股收益计算没有考虑,为了体现前后每股收益具有可比性,需要重新计算2023年的每股收益。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4年注会《会计》第一次万人模考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乙公司是国内上市公司,为稳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于2022年1月1日向其30名高层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万份现金股票增值权。根据股份支付协议规定,这些高层管理人员自2022年1月1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满4年,服务期满后即可按照当时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现金股票增值权应在2026年6月30日之前行使完毕。2022年12月31日,每份现金股票增值权的公允价值为20元,当年有1名高层管理人员离开乙公司,乙公司估计未来3年中将有3名高层管理人员离开。2023年12月31日,每份现金股票增值权的公允价值为30元,当年又有1名高层管理人员离开乙公司,乙公司估计4年中离开的高层管理人员将达到3人。不考虑其他因素,乙公司2023年12月31日因该项股权激励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金额为( )万元。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2022年应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30-1-3)×1×20×1÷4=130(万元),2023年应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30-3)×1×30×2÷4-130=275(万元),选项B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嵌入衍生工具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一项混合合同中的多项嵌入衍生工具通常应视同为一项工具处理,但是,归类为权益的嵌入衍生工具应与归类为资产或负债的嵌入衍生工具分开核算,选项A当选;如果某工具是衍生工具与其他非衍生工具“合成”或“拼成”的,那么其中的衍生工具不能视为嵌入衍生工具,而应作为单独存在的衍生工具处理,选项C当选;如果主合同并非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范的资产,企业对嵌入衍生工具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合理地判断其与主合同的关系,根据其经济特征和风险是否与主合同的经济特征和风险紧密相关,并结合其他条件,决定是否分拆,选项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甲公司于2023年1月1日以6480万元(与公允价值相等)购入某公司同日发行的面值为6000万元的5年期、到期还本、按年付息的一般公司债券,该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4.28%,甲公司管理层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核算。2023年12月31日,该债券投资公允价值为5500万元,甲公司认为该债券投资预期信用损失显著增加,但未发生信用减值,由此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准备1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
2023年1月1日其他债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金额为6480万元,选项A当选;2023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为6457.34万元(6480+6480×4.28%-6000×5%),选项B当选;甲公司认为该债券投资预期信用损失显著增加,但未发生信用减值,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准备100万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2024年确认的投资收益276.37(6457.34×4.28%)万元,选项C当选,选项D不当选。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2023年1月1日: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6000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480
贷:银行存款6480
2023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300
贷:投资收益277.34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22.66
借:银行存款300
贷:应收利息300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957.34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957.34
借:信用减值损失100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100
2024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300
贷:投资收益276.37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23.63
借:银行存款300
贷:应收利息300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2023年1月1日,甲公司销售一批产品,并同时约定该批产品质量保证条款,该条款规定:产品售出后一年内,如发生正常质量问题,公司将负责免费维修。根据以前年度的维修记录,如果发生较小的质量问题,则发生的修理费为销售收入的3%;如果发生较大的质量问题,则发生的修理费为销售收入的5%。根据甲公司的预测,本年度销售的产品中,估计有75%不会发生质量问题,有15%将发生较小质量问题,有10%将发生较大质量问题。甲公司2023年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当年未发生修理费用。该公司提供的上述质量保证服务属于法定质保,不构成单项履约义务。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用于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已知2023年1月1日“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期初余额为0,“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为0。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
甲公司应确认“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的金额=4000×(75%×0+15%×3%+10%×5%)=38(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38×25%=9.5(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38
贷: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38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9.5
贷:所得税费用9.5
因此影响损益的金额=9.5-38=-28.5(万元)。综上所述,选项A、B、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关于估值技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答案解析
答案:
B,C
答案解析:估值技术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选项A不当选;企业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单项估值技术是恰当的,如企业使用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公开报价计量该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但在有些情况下,企业可能需要使用多种估值技术,如企业对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的估值,将采用市场法和收益法,选项B当选;企业在公允价值计量中使用的估值技术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选项C当选;企业无论使用何种估值技术,都应当考虑当前市场状况并作出市场参与者可能进行的风险调整,选项D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