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第十九章 业绩评价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
通常来说,绩效棱柱模型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设置利益相关者满意、企业战略、业务流程、组织能力和利益相关者贡献等五个构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立即查看答案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关键绩效指标可分为结果类指标和动因类指标,结果类指标是反映企业绩效的价值指标,而动因类指标是反映企业价值关键驱动因素的指标。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步骤一: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
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研发费用+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开发支出=20+0=20(亿元)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1-25%)=40+(12+20)×(1-25%)=64(亿元)
步骤二:计算调整后资本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带息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平均所有者权益=(900+700)/2=800(亿元)
平均带息负债=(800+600)/2=700(亿元)
平均在建工程=(180+220)/2=200(亿元)
调整后资本=800+700-200=1300(亿元)
步骤三:计算平均资本成本率
利息支出总额=12+16=28(亿元)
债权资本成本率=利息支出总额/平均带息负债=28/700=4%
因甲公司作为电力企业,其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股权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5.5%,电力行业资产通用性较差,所以下浮0.5个百分。
股权资本成本率=5.5%-0.5%=5%
平均资本成本率=4%×(1-25%)×700/(700+800)+5%×800/(700+800)=4.07%
年末资产负债率=(200+800)/(200+800+900)=52.63%
年初资产负债率=(150+600)/(150+600+700)=51.72%
资产负债率虽然高于上年但低于65%,故不属于需要调整的情况。
步骤四:计算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64-1300×4.07%
=64-52.91=11.09(亿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D
答案解析:反映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常用指标有交货及时率、生产负荷率、产品合格率等。选项A、B属于财务维度的评价指标。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财务业绩评价容易从会计系统获得相应的数据,但是非财务业绩评价指标往往比较主观,数据收集比较困难。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内部业务流程维度主要是着眼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解决了企业的优势是什么的问题。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