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下列有关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对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以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来确定相关成本费用的金额,在可行权日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 整,选项 A 不当选,选项 D 当选;对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来确定相关成本费用的金额, 在可行权日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 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 B 、C 不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十章 奇兵制胜练习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甲公司系国内 A 股上市公司。为稳定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甲公司于 2022 年 1 月 1 日向 其 6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每人授予 8 万份股票期权。股份支付协议规定,接受激励的中高层 管理人员从 2022 年 1 月 1 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 3 年,即可以每股 6 元的价格购买 8 万股 甲公司定向增发的普通股股票,从而获益。甲公司估计每份股票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 为 12 元。2022 年有 4 名管理人员离开甲公司,甲公司估计 3 年中离开的管理人员的比例 将达到 20%;2023 年又有 5 名管理人员离开甲公司,甲公司将估计 3 年中管理人员离职比 例修正为 25%。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 2023 年因该项股份支付而记入“资本公积——其 他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为( )万元。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2022 年累计确认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 60×( 1 - 20%)×8×12 × 1/3 = 1 536(万元);2023 年累计确认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 积”科目的金额= 60×( 1 - 25%)×8×12 ×2/3 = 2 880(万元) ,2023 年当期应确 认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 2 880 - 1 536 = 1 344(万元),选项 D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乙公司系国内 A 股上市公司,为稳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于 2022 年 1 月 1 日向其 20 名高层管理人员每人授予 1 万份现金股票增值权。根据股份支付协议规定,这些高层管理人员 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满 4 年,服务期满后即可按照当时股价的增长 幅度获得现金,该现金股票增值权应在 2026 年 6 月 30 日之前行使完毕。2022 年 12 月 31 日,每份现金股票增值权的公允价值为 40 元,当年有 1 名高层管理人员离开乙公司,乙公 司估计未来 3 年中将有 3 名高层管理人员离开。2023 年 12 月 31 日,每份现金股票增值权 的公允价值为 46 元,当年又有 1 名高层管理人员离开乙公司,乙公司估计 4 年中离开的高 层管理人员将达到 3 人。不考虑其他因素,乙公司 2023 年 12 月 31 日因该项股权激励应确 认的“应付职工薪酬”金额为( )万元。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2022 年应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20 - 1 - 3)× 1 ×40×1/4 = 160(万 元), 2023 年应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20 - 3)× 1 ×46×2/4 - 160 = 231(万 元),选项 C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2022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向 50 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 2 万份股票期权,这些人员从被授予股票期权之日起连续服务满 2 年,即可按每股 6 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 2 万股普通股股票 (每股面值 1 元)。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 12 元。2023 年 10 月 20 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以每股 15 元的价格回购本公司普通股股票 100 万股,拟用于高管人员股权激 励。在等待期内,甲公司没有高管人员离职。2023 年 12 月 31 日,高管人员全部行权,当日甲公司普通股市场价格为每股 16 元。2023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因高管人员行权应确 认的股本溢价为( )万元。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行权时收到的款项= 50×2 ×6 = 600(万元),冲减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 公积”= 50×2 × 12 = 1 200(万元),冲减的库存股= 100×15 = 1 500(万元),行权应确认的股本溢价= 600 + 1 200 - 1 500 = 300(万元),选项 B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判断题]企业如果缩短了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股份支付协议中的服务期限条件,则在处理可行权条件时不应考虑修改后的可行权条件。(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缩短服务期限条件,对职工而言属于有利修改,企业在处理可行权条件时应考虑 修改后的可行权条件。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