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企业持有的下列满足资产确认条件的数据资源,应当确认为存货的是(  )。
  • A.企业开发的用于内部分析的大型数据集
  • B.企业外购的,计划用于提升员工技能的在线课程
  • C.为了出售而持有的客户信息数据库
  • D.企业购买的用于内部管理系统的软件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最终目的用于出售的数据资源,符合存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存货,选项C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一~二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发出存货的计量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个别计价法核算发出存货的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个别计价法的特征是注重所发出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
  • B.成本计算不准确
  • C.工作量较小
  • D.个别计价法工作量太大,因此不符合实际情况,企业不能采用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选项C,在存货收发频繁的情况下,个别计价法的工作量较大;选项B、D,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下列各种物资中,不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是(  )。
  • A.发出的委托加工材料
  • B.已支付货款,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商品
  • C.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
  • D.自制半成品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本企业还没有拥有其所有权也不能控制该商品,成本也无法可靠计量,不满足存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3%,采用先进先出法计量A原材料的发出成本。2024年年初,甲库存250A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2500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61日购入A原材料200件,价款2400万元(不含增值税),运杂费50万元(不含增值税),保险费用2万元(不含增值税)。131日、66日、1112日分别发出A原材料200件、150件和80件。甲公司20241231日库存A原材料成本是(  )万元。

  • A.245.20
  • B.240
  • C.200
  • D.240.2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61日购入A原材料的单位成本=(2400502)÷20012.26(万元),期末库存A原材料数量=2502002001508020(件),由于按照先进先出法核算发出存货成本,因此可知,期末剩余的20件均为61日购入的存货,因此甲公司20241231日库存A原材料成本=12.26×20245.20(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甲公司库存A产品的月初数量为2000台,单位成本为每台2万元;A在产品账面余额为8850万元。当月为生产A产品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11250万元,其中包括可修复的废品损失10万元。当月甲公司完成生产并入库A产成品8000台,月末在产品成本为2500万元。当月甲公司销售A产成品7000台。当月末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数量为3000台,甲公司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按月计算发出A产成品的成本。甲公司有关存货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
  • A.可修复的废品损失10万元计入产品成本
  • B.当月完工入库产品成本为17610万元
  • C.销售产品成本为15100万元
  • D.库存商品期末成本为6490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B,完工入库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8850+本月生产费用11250-月末在产品成本2500=17600(万元);选项C,销售产品成本=7000×(2000×2+17600)/(2000+8000)= 15120(万元);选项D,库存商品期末成本=2000×2+17600-15120=6480(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

2024年12月31日,A公司向B公司订购的为了促销宣传准备的卡通毛绒玩具到货并收到相关购货发票,80万元货款已经支付。该玩具将按照计划向潜在顾客发放。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下列关于A公司2024年对该玩具所发生的支出应该做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 A.确认为库存商品
  • B.确认为销售费用
  • C.确认为财务费用
  • D.确认为管理费用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企业采购的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不应当计入存货成本,而是在取得相关商品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A公司订购的为了促销宣传准备的卡通毛绒玩具向潜在顾客发放,属于为了销售活动购入的特定商品,应计入销售费用,选项B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