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资料(1)至(3),计算甲公司 2020 年度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编制与持有乙公司 25% 股权相关的会计分录;编制甲公司 2020 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与从乙公司购入产品相关的抵销或调整分录。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 2021 年 1 至 6 月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编制与持有乙公司 25% 股权相关的会计分录;计算甲公司购买乙公司 75% 股权时,个别财务报表中原持有乙公司 25% 股权的账面价值;编制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进一步购买乙公司75% 股权相关的会计分录。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购买乙公司的合并成本、所产生的商誉金额,以及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重新计量甲公司原持有乙公司股权对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公司 2021 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抵销或调整分录。
根据资料(6),判断甲公司对预期丙公司给予的补偿是否应调整合并成本,说明理由;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调整后初始投资成本= 1 000 + 50 +(4 600×25% - 1 050)= 1 15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1 150
贷:银行存款 1 050
营业外收入 100
甲 公 司 对 乙 公 司 投 资 应 确 认 的 投 资 收 益 = [1 500 -(900÷30÷2 + 400)]×25%= 271.25(万元)。
个别财务报表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271 .25
贷:投资收益 271 .25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其他综合收益) 100
贷:其他综合收益 100
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
贷:存货 100
2021 年 1 至 6 月应确认的投资收益=(500 - 900÷30÷2 + 400)×25% = 221.25(万元)。
持有乙公司 25% 股权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221 .25
贷:投资收益 221 .25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其他综合收益) 25
贷:其他综合收益 25
购买日甲公司原持有乙公司 25% 股权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1 150 + 271.25 + 50+ 100 + 221.25 + 25 = 1 817.5(万元)。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进一步购买乙公司 75% 股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750×10)7 500
贷:股本 75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 750
借:管理费用 7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800
贷:银行存款 1 500
甲公司 2021 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抵销或调整分录如下:
借:无形资产 (1 400 + 870)2 270
贷:资本公积 2 270
借:管理费用 (870÷29÷2 + 1 400÷5÷2)155
贷:无形资产 155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2 500 - 1 817.5)682 .5
贷:投资收益 682 .5
借:资本公积 50
贷:投资收益 50
借:其他综合收益 125
贷:盈余公积 12 .5
未分配利润 112 .5
2021 年 7 至 12 月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 1 000 -(870÷29÷2 + 1 400÷5÷2)= 845(万元)。
2021 年提取盈余公积=(500 + 1 000)×10% = 15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845
贷:投资收益 845
借:股本 1 000
资本公积 (1 400 + 1 400 + 870)3 670
盈余公积 (1 500 + 150)1 650
其他综合收益 500
未分配利润 (2 000 + 845 - 150)2 695
商誉 1 3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 817.5 + 7 500 + 682.5 + 845)10 845
借:投资收益 845
年初未分配利润 2 0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150
年末未分配利润 2 695
甲公司对预期丙公司给予的补偿不应调整合并成本。
理由:甲公司预计补偿款发生变化是由于收购之后发生的市场情况改变。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50×11)55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50




甲公司将 A 产品销售给乙公司,是顺流交易,应抵销营业收入项目 1 800 万元,应抵销营业成本项目 1 600 万元,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形成的存货抵销后账面价值为 1 600万元,但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1 400 万元,说明实际发生减值 200 万元。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和存货跌价准备后合并报表中存货账面价值为 1 400 万元,计税基础为 1 800 万元,则合并报表中形成暂时性差异 400 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400×25%)万元,选项 A、B 当选,选项 C 不当选。期末存货应当以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由于期末 A 存货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与存货跌价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仍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故期末存货应按其可变现净值 1 400 万元列示,选项 D 不当选。
2022 年 12 月 31 日编制合并报表相关抵销分录为:
借:营业收入 1 800
贷:营业成本 1 600
存货 2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贷:所得税费用 5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0
借:所得税费用 5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2022 年 7 月 1 日,乙公司确认资产处置收益为 250[500 -(600 - 300 - 50)] 万元,在合并报表层面,该非专利技术并未处置,只是在集团内部转移,年末合并报表中应抵销该资产处置收益 250 万元,选项 A 当选;甲公司购买此无形资产后,按购买价款进行入账并摊销,在合并报表角度,由于该笔内部交易导致当年多摊销了 25(250÷5÷12×6)万元,合并报表中应抵销管理费用 25 万元,选项 B 当选;合并报表中应抵销无形资产的金额为 225(250- 25)万元,选项 C 当选;年末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 450(500 - 500÷5÷12×6)万元,账面价值为 225[600 - 300 - 50 -(600 - 300 - 50)÷5÷12×6] 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56.25(225×25%)万元,抵销所得税费用 56.25 万元,选项D 当选。合并报表中抵销分录如下:
借:资产处置收益 250
贷:无形资产 25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62 .5
贷:所得税费用 62 .5
借:无形资产 25
贷:管理费用 25
借:所得税费用 6 .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6 .25

2022 年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为 240[(2 000 - 800)×20%] 万元,选项 A当选。在 2022 年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营业收入 2 000
贷:营业成本 1 760
存货 240
同时,由于子公司向母公司出售商品,该交易为逆流交易,选项 B 当选。对于逆流交易,应将内部销售形成的存货中包含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在甲公司和 A 公司少数股东之间分摊:在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中,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分摊金额为 48(240×20%)万元,选项 C 当选,选项 D 不当选。在 2022 年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少数股东权益 48
贷:少数股东损益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