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抵销的销售费用的金额=(3 500 - 2 700)÷5 = 160(万元)。2022 年 A 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应进行的抵销处理如下: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3 500 - 2 700)800
贷:固定资产 8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800÷5×3/12)4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4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60
贷:销售费用 160
因此抵销的销售费用的金额为 160 万元,选项 D 当选。
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2022 年,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一批存货,其成本为 700 万元,售价为 900 万元,乙公司取得后作为库存商品核算。当年乙公司出售了 30%,期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440 万元,乙公司对此确认了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则甲公司合并报表中由于对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影响存货的金额为( )万元。
本期期末,乙公司个别报表中剩余存货的成本= 900×70% = 630(万元),剩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440 万元,所以从个别报表的角度考虑,应确认的存货跌价准备= 630 - 440 = 190(万元);从合并报表的角度考虑,剩余存货的成本= 700×(1- 30%)= 490(万元),剩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440 万元,可变现净值小于成本,所以从合并报表的角度考虑,应确认的存货跌价准备= 490 - 440 = 50(万元)。因此,综上所述该存货实际发生 50 万元的减值,但却确认了 190 万元的跌价准备,故应抵销存货跌价准备 140(190 - 50)万元。从合并报表的角度考虑,需要冲回个别报表中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4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40
因此,甲公司合并报表中编制调整抵销分录对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为- 140 万元,故对存货的影响金额为 140 万元,选项 B 当选。
甲公司将 A 产品销售给乙公司,是顺流交易,应抵销营业收入项目 1 800 万元,应抵销营业成本项目 1 600 万元,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形成的存货抵销后账面价值为 1 600万元,但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1 400 万元,说明实际发生减值 200 万元。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和存货跌价准备后合并报表中存货账面价值为 1 400 万元,计税基础为 1 800 万元,则合并报表中形成暂时性差异 400 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400×25%)万元,选项 A、B 当选,选项 C 不当选。期末存货应当以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由于期末 A 存货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与存货跌价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仍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故期末存货应按其可变现净值 1 400 万元列示,选项 D 不当选。
2022 年 12 月 31 日编制合并报表相关抵销分录为:
借:营业收入 1 800
贷:营业成本 1 600
存货 2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贷:所得税费用 5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0
借:所得税费用 5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