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业务的相关表述中,错误的有(       )。
  • A.构成业务通常具备投入、加工处理过程和产出三个要素
  • B.如果被购买方构成业务,则按照企业合并准则进行会计处理,不确认购买利得
  • C.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组合是否有投入、加工处理过程并不是判断其构成业务的必要条件
  • D.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如果购买方取得的组合通过了集中度测试,则应判断为构成业务
答案解析
答案: B,C,D
答案解析: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资产的组合(以下简称组合)构成业务,通常应具备投入、加工处理过程和产出三个要素,选项 A 不当选;如果被购买方构成业务,则按照企业合并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如构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确认商誉或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属于购买利得,选项 B 当选;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组合应当至少同时具有一项投入和一项实质性加工处理过程,且二者相结合对产出能力有显著贡献,该组合才构成业务,其中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组合是否有实际产出并不是判断其构成业务的必要条件,选项 C 当选;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如果购买方取得的组合通过了集中度测试,则应判断为不构成业务,选项 D 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二十六章 奇兵制胜(章节练习)(2024)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合并准则中所界定的企业合并的是(       )。
  • A.甲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自乙公司原股东处取得乙公司的控制权,交易事项发生后乙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
  • B.甲公司以其资产作为出资投入乙公司,取得对乙公司的控制权,交易事项发生后乙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
  • C.甲公司支付对价取得乙公司全部净资产,交易事项发生后乙公司失去法人资格
  • D.甲公司购买乙公司 40% 的股权,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从企业合并的定义看,是否形成企业合并,关键要看相关交易或事项发生前后是否引起报告主体的变化。选项 A、B、C 的相关交易或事项发生前后引起了报告主体的变化,属于企业合并,不当选;选项 D,甲公司不能对乙公司实施控制,不会引起报告主体的变化,不属于企业合并,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甲公司为一家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乙公司为某大型未上市的民营企业。甲公司和乙公司的股本金额分别为 900 万元和 1 600 万元。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甲公司于 2022 年 4 月30 日通过向乙公司原股东定向增发 1 200 万股本企业普通股的方式取得了乙公司 1 500 万股普通股,当日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35 000 万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150 000 万元。甲公司每股普通股在 2022 年 4 月 30 日的公允价值为 50 元,乙公司每股普通股当日的公允价值为 40 元。甲公司、乙公司每股普通股的面值均为 1 元。假定甲公司和乙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下列关于此项合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公司取得乙公司的股权投资构成反向购买,应由乙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 B.合并财务报表中,乙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应以其合并时的账面价值计量
  • C.合并财务报表中,甲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应以其合并时的公允价值计量
  • D.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少数股东权益反映会计上购买方所有者权益中应由少数股东享有的份额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甲公司在该项合并中向乙公司原股东增发了 1 200 万股普通股,合并后乙公司原股东持有甲公司的股权比例= 1 200÷(900 + 1 200)×100% = 57.14%,因此甲公司被乙公司的原股东控制,所以本题属于反向购买的情况,即形式上是甲公司(法律上的母公司)取得乙公司(法律上子公司)的股权,但是实质是乙公司(会计上的购买方)取得甲公司(会计上的被购买方)的控制权。对于反向购买,应由法律上的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即甲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选项 A 当选;合并财务报表中,法律上子公司(乙公司)的资产、负债应以其在合并前的账面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选项 B 不当选;法律上母公司(甲公司)的有关可辨认资产、负债在并入合并财务报表时,应以其在购买日确定的公允价值进行合并,选项 C 不当选;法律上子公司(会计上的购买方)的有关股东在合并过程中未将其持有的股份转换为对法律上母公司(会计上的被购买方)股份的,该部分股东享有的权益份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列示,选项 D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企业合并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被投资单位要根据购买日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
  • B.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被投资单位不能因企业合并而改变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 C.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投资单位应该将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份额入账
  • D.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若购买方取得被购买方 100% 的股权,且被购买方在企业合并后仍继续经营的,被购买方可以按照合并确定的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调账
答案解析
答案: B,D
答案解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被购买方在企业合并后仍继续经营的,如购买方取得被购买方 100% 的股权,被购买方可以按合并中确定的有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调账,其他情况下被购买方不应因企业合并改变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选项 A 不当选,选项 B、D 当选;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应当在合并日按照所取得的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选项C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关于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中购买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有(       )。
  • A.合并前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应自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
  • B.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允价值确认
  • C.购买方合并成本大于购买日享有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合并商誉
  • D.无须将合并前的留存收益自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处理,只反映购买日后的留存收益,无须将合并前的留存收益自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选项 A 当选,选项 D 不当选;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购买方应将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各项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允价值确认,选项 B 不当选;购买日合并成本大于享有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合并商誉,选项 C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2022 年 6 月 30 日,甲公司以定向增发本企业普通股的方式从丙公司(乙公司原股东)处取得其对乙公司 100% 的股权。该业务的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以 3 股换 1 股的比例向丙公司发行了 6 000 万股普通股以取得乙公司 2 000 万股普通股。

(2)甲公司普通股在 2022 年 6 月 30 日的公允价值为 20 元 / 股,乙公司普通股当日的公允价值为 60 元 / 股。甲公司、乙公司每股普通股的面值均为 1 元。

(3)2022 年 6 月 30 日,甲公司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较账面价值总额高 7 000 万元,乙公司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较账面价值总额高 6 000 万元,除此以外,甲公司和乙公司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4)甲公司和乙公司在合并前的简化资产负债表如表 26-9 所示。

(5)其他相关资料:

①甲公司、乙公司的会计年度和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②甲公司、乙公司均按照净利润的 10% 提取盈余公积;

③不考虑其他因素。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①甲公司合并日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金额分别为:

股本= 3 000 + 6 000 = 9 000(万元);

资本公积= 0 + 6 000×(20 - 1)= 114 000(万元);

盈余公积= 18 000(万元);

未分配利润= 24 000(万元)。

②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购买日的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6 000×20)120 000

    贷:股本 6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14 000

[要求2]
答案解析:

①该业务属于反向购买。

理由:甲公司在该项合并中向乙公司原股东丙公司增发了 6 000 万股普通股,合并后乙公司原股东丙公司持有甲公司股权的比例= 6 000÷(3 000 + 6 000)×100% = 66.67%,能够控制甲公司。对于该项合并,虽然在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为甲公司,但因其生产经营决策的控制权在合并后由乙公司原股东丙公司取得,乙公司属于会计上的购买方(法律上的子公司),甲公司属于会计上的被购买方(法律上的母公司),属于反向购买。

②假定乙公司发行本企业普通股在合并后主体享有同样的股权比例,则乙公司应当发行的普通股股数= 2 000÷66.67% - 2 000 = 1 000(万股)或= 3 000×20÷60 = 1 000(万股),故乙公司的合并成本= 1 000×60 = 60 000(万元)或= 3 000×20 = 60 000(万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①抵销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

按照反向购买的处理原则,乙公司是会计上的购买方,所以,要将法律上甲公司购买乙公司的账务处理进行抵销。抵销分录如下:

借:股本 6 000

       资本公积 114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20 000

抵销之后,甲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恢复到了合并前的金额:股本= 3 000(万元);资本公积= 0(万元);盈余公积= 18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 24 000(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 45 000 万元。

②乙公司对取得的甲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按照支付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因此,取得投资时假设乙公司发行股票的“虚拟”调整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60 000

    贷:股本 1 000

           资本公积 59 000

【提示】该调整分录只出现在合并工作底稿中,不是真正的账务处理,不记入乙公司的账簿,也不记入甲公司账簿。

③甲公司视为被购买方,即会计上的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应是甲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因此,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存货 1 000

       固定资产 4 000

       无形资产 2 000

    贷:资本公积 7 000

调整后,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45 000 + 7 000 = 52 000(万元)。其中,股本3 000 万元,资本公积 7 000(0 + 7 000)万元,盈余公积 18 000 万元,未分配利润 24 000 万元。

④乙公司视为购买方,即会计上的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应是乙公司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合并商誉= 60 000 - 52 000×100% = 8 000(万元)。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虚拟)与甲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分录为:

借:股本 3 000

       资本公积 7 000

       盈余公积 18 000

       未分配利润 24 000

       商誉 8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0 000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