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2021 年 12 月 1 日,甲公司自非关联方吸收合并乙公司,该项合并属于应税合并,初始确认商誉金额为 2 000 万元。2022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对商誉计提减值准备 500 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商誉在企业整体转让或清算时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且未来期间保持不变,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 A.商誉的计税基础为零
  • B.2022 年 12 月 31 日商誉的计税基础为 2 000 万元
  • C.商誉减值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D.2022 年 12 月 31 日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B,D
答案解析:该项合并属于应税合并(商誉在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2021 年 12月 1 日合并形成商誉的账面价值为 2 000 万元,其计税基础为 2 000 万元,不产生暂时性差异,选项 A 不当选;2022 年 12 月 31 日,计提减值准备后商誉的账面价值为 1 500(2 000- 5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 2 000 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500 万元(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25% = 125(万元),选项 B、D 当选,选项 C 不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十九章 奇兵制胜(章节练习)(2024)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甲公司 2022 年实现利润总额 210 万元,包括:2022 年收到的国债利息收入 10 万元,因违反环保法规被环保部门处以罚款 20 万元。甲公司 2022 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 20 万元,年末余额为 25 万元,上述递延所得税负债均产生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该差异来源于折旧方法的不同所致。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 2022 年的所得税费用是(      )万元。
  • A.52.5
  • B.55
  • C.57.5
  • D.60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甲公司 2022 年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2022 年甲公司国债利息收入根据税法规定为免税,不产生暂时性差异;因违反环保法规被环保部门处以罚款 20 万元根据税法规定不得税前扣除,不产生暂时性差异,2022 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 20 万元,年末余额为 25 万元,2022 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 5 万元,同时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也为 5 万元,2022 年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 20(5÷25%)万元,由于此差异源于折旧方法的不同所致,此差异税法允许 2022 年税前扣除,甲公司应纳税所得额= 210 - 10 + 20 - 20 = 200(万元),当期所得税应纳税额= 200×25% = 50(万元),当期所得税费用为 50 万元,2022 年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50+ 5 = 55(万元),选项 B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2021 年 1 月 5 日,甲公司开始研发一项新技术,2022 年 1 月 1 日,研发活动进入开发阶段,2022 年 12 月 31 日,完成开发并申请专利。该项目 2021 年发生研究费用 600 万元,截至2022 年年末累计发生研发费用 2 600 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金额为 2 000 万元。根据税法规定,研发支出未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可以加计 100% 税前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 200% 摊销金额可以税前扣除。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研发项目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将研发项目发生的研究费用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
  • B.实际发生的研究阶段费用与其可予税前抵扣金额的差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C.自符合资本化条件起至达到预定用途时所发生的研发费用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
  • D.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在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应确认为“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选项 A 不当选;企业所得税法对研究阶段支出(费用化支出)加计扣除,属于永久性差异,无须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选项 B 不当选;自符合资本化条件起至达到预定用途时所发生的研发费用(资本化支出)计入无形资产,选项 C 当选;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因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其不来源于企业合并,在初始确认时不影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选项 D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2022 年 7 月 5 日,甲公司自行研究开发的 B 专利技术达到预定用途,并将其作为无形资产入账。B 专利技术的成本为 2 500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摊销。根据税法规定,B 专利技术允许按照 200% 进行摊销。假定甲公司 B 专利技术的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净残值符合税法规定。甲公司 2022 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 5 500 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关于 B 专利技术的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 A.2022 年 12 月 31 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 4 750 万元
  • B.该专利技术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593.75 万元
  • C.2022 年度应交所得税为 1 343.75 万元
  • D.2022 年度所得税费用为 750 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2022 年 12 月 31 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2 500 - 2 500÷10×6/12 = 2 375(万元),计税基础= 2 375×200% = 4 750(万元),选项 A 当选;由于该专利技术是自行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因此甲公司不应确认该无形资产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即不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选项 B 不当选;2022 年度应交所得税=(5 500 - 2 500÷10×6/12×100%)×25% = 1 343.75(万元),选项 C 当选;2022 年度所得税费用与应交所得税相等,选项D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组合题]

甲公司 2022 年实现利润总额 3 640 万元,当年度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如下:

(1)自 3 月 20 日起自行研发一项新技术。2022 年以银行存款支付研发支出共计 680 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 220 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的支出 60 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的支出 400 万元。研发活动至 2022 年年底仍在进行中。假定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资产计入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以按研究开发费用的 100% 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200% 摊销。

(2)7 月 10 日,自公开市场以每股 5.5 元的价格购入 20 万股乙公司股票,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核算。2022 年 12 月 31 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 7.8 元。税法规定,企业持有的股票等金融资产以其取得成本作为计税基础。

(3)甲公司 2022 年发生广告费 2 000 万元,销售收入 9 800 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广告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 15% 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其他有关资料: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本题不考虑中期财务报告的影响;除上述差异外,甲公司 2022 年未发生其他纳税调整事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无期初余额。假定甲公司在未来期间能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的所得税影响。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①甲公司针对该项开发支出的相关会计分录: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400

                      ——费用化支出 280

    贷:银行存款 680

借:管理费用 28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80

② 2022 年 12 月 31 日开发支出的计税基础= 400×200% = 800(万元)。

③甲公司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理由:自行研发无形资产产生的开发支出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交易,在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所以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要求2]
答案解析:

①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股票的相关会计分录: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5.5×20)110

     贷:银行存款 110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7.8×20 - 5.5×20)46

     贷:其他综合收益 46

②该金融资产 2022 年 12 月 31 日账面价值为 156 万元,计税基础为 110 万元,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46 万元,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11.5(46×25%)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

借:其他综合收益 11 .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1.5

[要求3]
答案解析:

甲公司 2022 年应纳税所得额= 3 640 - 280×100% +(2 000 - 9 800×15%)= 3 890(万元);甲公司 2022 年应交所得税= 3 890×25% = 972.5(万元);所得税费用= 972.5-(2 000 - 9 800×15%)×25% = 840(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84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32 .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972 .5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2021 节选)甲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2017 年度和 2018 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2017 年 1 月 1 日,为激励高管人员,甲公司以每股 5 元的价格向 20 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50 万股限制性股票(每股面值为 1 元),发行价款 5 000 万元已于当日收存银行,并办理完成限制性股票的股权过户登记手续。根据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被授予限制性股票的高管人员从 2017 年 1 月 1 日起在甲公司连续服务 5 年,其所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才能够解除限售。如果这些高管人员在 5 年内离开甲公司,甲公司有权以授予价格每股 5 元回购其被授予的限制性股票。2017 年年末,甲公司预计限制性股票限售的 5 年内高管人员离职的比例为 10%。2017 年 1 月 1 日和 2017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分别为每股 20元和每股 25 元。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于带有服务条件的股权激励计划,等待期内确认的成本费用不得税前扣除,待行权后根据实际行权时的股票公允价值与激励对象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允许税前扣除。甲公司从期末股票的市场价格估计未来因股份支付可在税前扣除的金额。

其他资料:

(1)甲公司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2017 年年初,甲公司不存在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年初余额均为零。

(3)本题不考虑除所得税以外的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2017 年年末,确认管理费用和资本公积金额= 20×(1 - 10%)×50×(20 - 5)÷5 = 2 700(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5 000

    贷:股本 1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 000

借:库存股 5 000

    贷: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5 000

借:管理费用 2 7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 700

 未来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金额= 20×(1 - 10%)×50×(25 - 5)= 18 000(万元)归属于本年的份额= 18 000÷5 = 3 600(万元),超出本年计入管理费用部分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计入资本公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 3 600×25% = 900(万元),计入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2 700×25% = 675(万元),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3 600 - 2 700)×25% = 225(万元),相关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900

    贷:所得税费用 67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25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