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定期预算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 A.能够保持预算的持续性,有利于考虑未来业务活动
  • B.使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在时间上配比
  • C.有利于按财务报告数据考核和评价预算的执行结果
  • D.可以适应连续不断的业务活动过程的预算管理
答案解析
答案: A,D
答案解析:定期预算的优点在于保证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在时期上配比,便于依据会计报告的数据与预算的比较,考核和评价预算的执行结果,选项B、C 不当选。其缺点是不利于前后各个期间的预算衔接,不能适应连续不断的业务活动过程的预算管理,选项A、D 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十七章 奇兵制胜(章节练习)(2024)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预算中,属于财务预算的是(  )。
  • A.销售预算
  • B.生产预算
  • C.产品成本预算
  • D.利润表预算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财务预算是关于利润、现金和财务状况的预算,包括利润表预算、现金预算和资产负债表预算等,选项D 当选。选项A、B、C 均属于营业预算。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既能以实物量指标又能以价值量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收入和相关现金收支的是(  )。
  • A.生产预算
  • B.销售预算
  • C.现金预算
  • D.固定制造费用预算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生产预算的主要内容有销售量、期初和期末产成品存货、生产量,不包含价值量指标,选项A 不当选;销售预算的主要内容是销售数量、销售单价和销售收入,不仅有实物量指标也有价值量指标;现金预算只包含价值量指标,选项C 不当选;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通常与本期产量无关,不涉及实物量指标,选项D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零基预算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零基预算法不考虑以往期间的费用项目和费用数额
  • B.零基预算法能够调动各部门降低费用的积极性
  • C.零基预算法适用于经常发生的预算项目或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小的预算项目
  • D.与增量预算法相比,零基预算法的编制工作量较小
答案解析
答案: A,B
答案解析:零基预算法不以历史期经济活动及其预算为基础,以零为起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分析预算期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综合平衡,形成预算,选项A 当选。零基预算法的优点是不受前期费用项目和费用水平的制约,能够调动各部门降低费用的积极性;缺点是编制工作量大。选项B 当选,选项D 不当选。零基预算法适用于企业各项预算的编制,特别是不经常发生的预算项目或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大的预算项目,选项C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营业预算中,通常需要预计现金收支的预算有(  )。
  • A.生产预算
  • B.销售费用预算
  • C.直接材料预算
  • D.制造费用预算
答案解析
答案: B,C,D
答案解析:生产预算其主要内容有销售量、期初和期末产成品存货、生产量,是只反映实物量,不涉及价值量的预算,因此不涉及现金收支,选项A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相关预算资料如下:

资料一:预计每个季度实现的销售收入均以赊销方式售出,其中70% 在本季度内收到现金,其余30% 要到下一季度收讫,假定不考虑坏账因素。部分与销售预算有关的数据如表17-11 所示。

注:上表中“×”表示省略的数据。

资料二:预计每个季度所需要的直接材料均以赊销方式采购,其中60% 于本季度内支付现金,其余40% 需要到下个季度付讫,假定不存在应付账款到期现金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部分与直接材料采购预算有关的数据如表17-12 所示。

注:上表中“×”表示省略的数据。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A = 43 000(元) 

B = 172 000×70% = 120 400(元) 

C = 172 000×30% = 51 600(元) 

D = 120 400 + 51 600 = 172 000(元) 

E = 183 000×70% = 128 100(元) 

F = 196 000×70% = 137 200(元) 

G = 128 100 + 51 600 = 179 700(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H=14 450 + 103 200×60% = 76 370(元) 

I=109 800×40% = 43 920(元) 

J=14 450(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应收账款年末余额= 196 000×30% = 58 800(元) 

应付账款年末余额= 117 600×40% = 47 040(元)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