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资料二,采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计算两个筹资方案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并判断公司应选择哪一个筹资方案。在该筹资方案下,公司的经营杠杆、财务杠杆、每股收益各是多少?
结合要求(1)、(2)的结果,简要说明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根据资料三,计算并判断公司是否应利用该剩余产能。
① A 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2 - 1.2)÷1 = 0.8(万元 / 小时)
B 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4 - 1.6)÷2 = 1.2(万元 / 小时)
C 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6 - 3.5)÷2.5 = 1(万元 / 小时)
按照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大小排列,生产顺序为:B 产品,C 产品,A 产品。
A、B、C 三种产品在当年产销平衡,所以:B 产品的产量=销售量= 600(件);C 产品 的产量=(2 500 - 600×2)÷2.5 = 520(件);由于没有剩余加工能力,A 产品的产量 为 0 件。
②边际贡献=(4 - 1.6)×600 +(6 - 3.5)×520 = 2 740(万元)
息税前利润= 2 740 - 1 000 = 1 740(万元)
税前利润= 1 740 - 10 000×6% = 1 140(万元)
经营杠杆系数= 2 740÷1 740 = 1.57
财务杠杆系数= 1 740÷1 140 = 1.53
① [(EBIT - 10 000×6% - 4 000÷1 250×1 000×9%)×(1 - 25%) - 6 000 ×10%]÷1 000 = [(EBIT - 10 000×6%)×(1 - 25%) - 6 000×10%]÷(1 000 + 4 000÷10)
解得:EBIT = 2 408(万元)
预计息税前利润=(2 - 1.2)×400 +(4 - 1.6)×600 +(6 - 3.5)×1 000 - 1 000 - 600 = 2 660(万元)
因为预计息税前利润 2 660 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 2 408 万元,所以应该选择债务筹资,即方案 1。
②边际贡献=预计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 2 660 + 1 000 + 600 = 4 260(万元)
归属于普通股的税前利润= 2 660 - 10 000×6% - 4 000÷1 250×1 000×9% - 6 000 ×10%÷(1 - 25%)= 972(万元)
经营杠杆系数= 4 260÷2 660 = 1.6
财务杠杆系数= 2 660÷972 = 2.74
每股收益= [(2 660 - 10 000×6% - 4 000÷1 250×1 000×9%)×(1 - 25%)- 6 000 ×10%]÷1 000 = 0.73(元 / 股)
新增约束资源相同的设备后的年加工能力为 5 000 小时,按照市场正常销量生产后剩余的产能= 5 000 - 400×1 - 600×2 - 1 000×2.5 = 900(小时),剩余产能可以生 产的 A 产品产量= 900÷1 = 900(件),增加的息税前利润= 900×(2 - 1.2)- 200 = 520(万元)> 0,所以应利用该剩余产能。


甲公司生产A产品,生产能力为1 200件,目前正常订货量为9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正常销售单价 150 元,单位产品成本 120 元,其中变动成本 80 元。现有客户追加订货 400 件,报价 100 元,甲公司如果接受这笔订货,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3 000 元,并且会减少正常销 售量 100 件。甲公司若接受这笔订货,将使利润变动( )元。




(2021)甲公司目前生产A、B 两种产品,需要使用同一台机器设备,该设备每月提供的最大加工时间10 000 分钟,固定制造费用总额140 000 元。相关资料如表16-9 所示。
2021 年8 月末,甲公司预计未来每月正常市场需求可达A 产品900 件、B 产品350 件。
A 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3 000 - 1 000 - 500 - 500)÷10 = 100(元 / 分钟)
B 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2 500 - 600 - 300 - 100)÷12 = 125(元 / 分钟)
B 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高,应当优先满足 B 产品的生产,再生产 A 产品。
生产 B 产品 350 件,A 产品产量=(10 000 - 12×350)÷10 = 580(件)。
A 产品剩余市场需求的生产时间=(900 - 580)×10 = 3 200(分钟)<7 000(分钟),
所以可以多生产 A 产品 320(900 - 580)件。
追加设备对公司税前经营利润的影响= 320×(3 000 - 1 000 - 500 - 500)- 120 000= 200 000(元)
剩余机器工时= 7 000 - 3 200 = 3 800(分钟)
接受客户乙新订单需机器工时= 400×10 = 4 000(分钟)>3 800(分钟)
追加的设备生产能力不够满足该订单,需要放弃原市场部分 A 产品。
放弃原市场 A 产品的数量=(4 000 - 3 800)÷10 = 20(件)
放弃原市场 A 产品减少的税前经营利润=(3 000 - 1 000 - 500 - 500)×20 = 20 000(元)
接受额外订单带来的税前经营利润= 400×(2 100 - 1 000 - 500 - 500)= 40 000(元)
接受订单对甲公司税前经营利润的影响= 40 000 - 20 000 = 20 000(元)
接受订单后可以提升甲公司的税前经营利润,所以应该接受该订单。
投标丙所需机器工时= 360×10 = 3 600(分钟)<3 800(分钟),可以参与投标。
甲公司投标最低单价= 1 000 + 500 + 500 + 72 000÷360 = 2 200(元 / 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