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计算3 个方案的税前营业利润,并据以选择最优方案。
基于要求(2)的结果,依次回答公司领导提出的三个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A 产品的变动成本= 1 220×70% = 854(万元)
A 产品的边际贡献= 1 220 - 854 = 366(万元)
B 产品的变动成本= 560×40% = 224(万元)
B 产品的边际贡献= 560 - 224 = 336(万元)
企业固定成本总额=(1 260 - 854)+(440 - 224)= 622(万元)
方案一的税前营业利润= 336 - 622 = -286(万元)
方案二的税前营业利润= 560×(1 + 80%)×(1 - 40%)- 622 = -17.2(万元)
方案三的税前营业利润= 80 + 560×10%×(1 - 40%)- 50÷5 = 103.6(万元)
方案三的税前营业利润最大,应选择方案三。
①如果采用方案三,2020 年公司的税前营业利润将达到 103.6 万元,所以 2020 年公司税前营业利润能达到 100 万元。
② A 产品能提供正的边际贡献,所以不能停产 A 产品。
③添置设备后,税前营业利润由 80 万元增长到 103.6 万元,所以增产能增利。



甲公司生产销售 A、B、C 三种产品,固定成本 60 000 元。除 B 产品外,其余两种产品均盈利。 B 产品销量 2 500 件,单价 110 元,单位成本 120 元(其中,单位直接材料费用 20 元,单位直接人工费用 40 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 45 元,单位固定制造费用 15 元)。假定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在短期经营决策时,决定继续生产 B 产品的理由是( )。

甲公司生产A产品,生产能力为1 200件,目前正常订货量为9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正常销售单价 150 元,单位产品成本 120 元,其中变动成本 80 元。现有客户追加订货 400 件,报价 100 元,甲公司如果接受这笔订货,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3 000 元,并且会减少正常销 售量 100 件。甲公司若接受这笔订货,将使利润变动( )元。

甲公司生产销售乙、丙、丁三种产品,固定成本 50 000 元。除乙产品外,其余两种产品均盈利。乙产品销量 2 000 件,单价 105 元,单位成本 110 元(其中,单位直接材料费用 20 元, 单位直接人工费用 35 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 45 元,单位固定制造费用 10 元)。假定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在短期经营决策时,决定继续生产乙产品的理由是( )。(2018)

甲公司生产所需要的 A 零件可以自制也可以外购。如果自制,每个零件需要耗用直接材料 32 元,直接人工 12 元,变动制造费用 7 元,固定制造费用 10 元;如果外购,外购方案下可以将解放出来的生产能力用于生产所需 B 零件(两种零件的单位加工工时相同),B 零件的单位采购价格为 8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60 元。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