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甲公司生产A、B 两种产品。A 产品是传统产品,造价高、定价低、多年亏损,但市场仍有少量需求,公司一直坚持生产。B 产品是最近几年新开发的产品,由于技术性能好,质量高,颇受用户欢迎,目前市场供不应求。2019 年年末,公司计划、销售和财务部门一起编制下一年的生产计划,在该计划基础上,财务部门预测收入、成本和利润。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经财务部门测算,A、B 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分别为70% 和40%。公司领导根据财务部门预测,提出如下几个问题:(1)2020 年公司税前营业利润能否达到100 万元?(2)A 产品亏损40 万元,可否考虑停产?(3)若能添置设备,扩大生产能力,增产能否增利?根据公司领导提出的问题,财务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如下3 个方案:方案一:停止生产A 产品,按原计划生产B 产品。方案二:停止生产A 产品,调整生产计划,平衡生产能力,使B 产品增产80%。方案三:在2020 年原生产计划基础上,投资50 万元购置一台设备,用于生产B 产品,B产品增产10%。预计该设备使用年限5 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无残值。
[要求1]分别计算A、B 产品的变动成本和边际贡献。
[要求2]

分别计算3 个方案的税前营业利润,并据以选择最优方案。

[要求3]

基于要求(2)的结果,依次回答公司领导提出的三个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本题来源:第十六章 奇兵制胜(章节练习)(2024)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A 产品的变动成本= 1 220×70% = 854(万元) 

A 产品的边际贡献= 1 220 - 854 = 366(万元) 

B 产品的变动成本= 560×40% = 224(万元) 

B 产品的边际贡献= 560 - 224 = 336(万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企业固定成本总额=(1 260 - 854)+(440 - 224)= 622(万元) 

方案一的税前营业利润= 336 - 622 = -286(万元) 

方案二的税前营业利润= 560×(1 + 80%)×(1 - 40%)- 622 = -17.2(万元) 

方案三的税前营业利润= 80 + 560×10%×(1 - 40%)- 50÷5 = 103.6(万元) 

方案三的税前营业利润最大,应选择方案三。

[要求3]
答案解析:

①如果采用方案三,2020 年公司的税前营业利润将达到 103.6 万元,所以 2020 年公司税前营业利润能达到 100 万元。 

② A 产品能提供正的边际贡献,所以不能停产 A 产品。 

③添置设备后,税前营业利润由 80 万元增长到 103.6 万元,所以增产能增利。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因为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且没有专属成本,在短期内,如果企业的亏损产品能够提供正的边际贡献,就应该继续生产B产品。B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直接材料费用+单位直接人工费用+单位变动制造费用= 20 + 40 + 45 = 105(元),因此只要B产品单价大于105 元,就应该继续生产B 产品。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在使用变动成本加成法制定产品的销售价格时,成本基数包括单位产品的(  )。
  • A.变动制造费用
  • B.固定制造费用
  • C.变动管理费用
  • D.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变动成本加成法的成本基数为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选项B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D
答案解析:边际贡献为正,则不应该停产。A 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 400 - 300 = 100(元),B 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 350 - 300 = 50(元),选项B、D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D
答案解析:本题中需要先计算A 零件的单位相关成本,A 零件的相关成本包括自制的单位变动成本和机会成本,这里的机会成本是指失去以更低价格获得B 零件而发生的成本,机会成本= 80 - 60 = 20(元)。在零部件自制与外购决策中,应当选择相关成本较小的方案。自制方案的单位相关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单位机会成本= 32 + 12 + 7 +(80 - 60)= 71(元),当外购单价小于71 元时应外购,当外购单价大于71 元时应自制,选项A、D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副产品是指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料,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由于副产品价值相对较低,而且在全部产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因而可以采用简化的方法确定成本。比如,副产品可以按预先规定的固定单价确定成本,之后再从总成本中扣除,余额就是主产品的成本。
[要求2]
答案解析:

901 订单产品成本计算单如表 16-14 所示。

计算说明(部分): 

①对于 901 订单: 

本月实际耗用直接材料= 178 000(元) 

本月直接人工费用= 154 000×[5 280÷(7 040 + 5 280)] = 66 000(元) 

本月制造费用= 113 000×[6 000÷(8 125 + 6 000)] = 48 000(元) 

② N 副产品的总价值= 500×(10.8 - 2)= 4 400(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考虑的因素有相关成本和相关收入,相关成本只包括进一步深加工所需的追加成本; 相关收入是加工后出售和直接出售的收入之差。通常采用差量分析的方法计算出差额利润进行决策,当差额利润大于零时,可以进一步加工。 

差额利润=相关收入-相关成本=(15 - 10.8)-相关成本> 0 相关成本< 4.2(元) 

所以甲公司可以接受的最高深加工成本是每千克 4.2 元。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