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2020)甲公司有一基本生产车间,对外承接工业性加工服务,按照客户订单组织生产并核算成本。各订单分别领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别按实际人工工时、实际机器工时在订单之间分配。原材料各订单开工时一次投入,加工费用随加工进度陆续发生2020 年9 月,产品成本相关资料如下:(1)9 月初公司承接一新订单,订单编号901,客户订购M 产品10 000 千克,立即开工,月底交付。在加工M 产品时,同时产出N 副产品。(2)本月生产费用及工时资料:901 订单开工时实际耗用直接材料178 000 元。801 订单(上月承接,未完工,本月继续加工)和901 订单生产工人工资154 000 元,车间制造费用113 000 元。实际人工工时12 320 小时,其中:801 订单7 040 小时,901 订单5 280 小时。实际机器工时14 125 小时,其中:801 订单8 125 小时,901 订单6 000 小时。(3)本月订单完成情况:截至9 月30 日,801 订单全部未完工;901 订单全部完工,加工完成M 产品10 000 千克,同时产出N 副产品500 千克。M 产品市场售价45 元/ 千克。N 副产品进一步简装需每千克支付2 元,简装后市场售价10.8 元/ 千克。由于副产品价值相对较低,在计算M 产品成本时,可将N 副产品价值从M 产品直接材料中扣除。
[要求1]什么是副产品?副产品成本分配通常采用何种方法?
[要求2]

编制901 订单产品成本计算单(结果填入表16-11 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要求3]

在产品是否应进一步深加工的决策中,公司管理者通常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用何种方法决策?假如公司对N 副产品进一步深加工并简装后出售,简装成本仍为每千克2 元,市场售价可提高至15 元/ 千克,公司可接受的最高深加工成本是多少?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副产品是指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料,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由于副产品价值相对较低,而且在全部产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因而可以采用简化的方法确定成本。比如,副产品可以按预先规定的固定单价确定成本,之后再从总成本中扣除,余额就是主产品的成本。
[要求2]
答案解析:

901 订单产品成本计算单如表 16-14 所示。

计算说明(部分): 

①对于 901 订单: 

本月实际耗用直接材料= 178 000(元) 

本月直接人工费用= 154 000×[5 280÷(7 040 + 5 280)] = 66 000(元) 

本月制造费用= 113 000×[6 000÷(8 125 + 6 000)] = 48 000(元) 

② N 副产品的总价值= 500×(10.8 - 2)= 4 400(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考虑的因素有相关成本和相关收入,相关成本只包括进一步深加工所需的追加成本; 相关收入是加工后出售和直接出售的收入之差。通常采用差量分析的方法计算出差额利润进行决策,当差额利润大于零时,可以进一步加工。 

差额利润=相关收入-相关成本=(15 - 10.8)-相关成本> 0 相关成本< 4.2(元) 

所以甲公司可以接受的最高深加工成本是每千克 4.2 元。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十六章 奇兵制胜(章节练习)(2024)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成本中,属于相关成本的有(  )。
  • A.付现成本
  • B.沉没成本
  • C.专属成本
  • D.差量成本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相关成本包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重置成本、付现成本、可避免成本、可延缓成本、专属成本和差量成本,选项A、C、D 当选。沉没成本是不相关成本,选项B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在对产品是否应进一步深加工做决策时,应考虑的成本包括(  )。
  • A.进一步深加工前半成品耗用的直接材料
  • B.进一步深加工将耗用的直接材料
  • C.进一步深加工前半成品耗用的直接人工
  • D.进一步深加工将耗用的直接人工
答案解析
答案: B,D
答案解析:产品是否应进一步深加工的决策中,进一步深加工前的半成品所发生的成本,都是无关的沉没成本,因为无论是否深加工,这些成本都已经发生而不能改变。相关成本只应该包括进一步深加工所需的追加成本。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

甲公司是一家电子计算器制造商,计算器外壳可以自制或外购。如果自制,需为此购置一 台专用设备,购价 7 500 元(使用 1 年,无残值,最大产能 20 000 件),单位变动成本 2 元。 如果外购,采购量 10 000 件以内,单位报价 3.2 元;采购量 10 000 件及以上,单位报价可优惠至 2.6 元。下列关于自制或外购决策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2020)

  • A.预计采购量为 4 000 件时应外购
  • B.预计采购量为 8 000 件时应自制
  • C.预计采购量为 12 000 件时应外购
  • D.预计采购量为 16 000 件时应外购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假设自制与外购成本相等时的采购量为X 件。(1)采购量< 10 000 件时:7 500+ 2X = 3.2X,X = 6 250(件),即当采购量< 6 250 件,选择外购;6 250 件<采购量< 10 000 件,选择自制。(2)10 000 件≤采购量≤ 20 000 件时:7 500 + 2X = 2.6X,X = 12 500(件),当10 000 件≤采购量< 12 500 件,选择外购;当12 500 件<采购量≤ 20 000 件,选择自制。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生产A、B 两种产品。A 产品是传统产品,造价高、定价低、多年亏损,但市场仍有少量需求,公司一直坚持生产。B 产品是最近几年新开发的产品,由于技术性能好,质量高,颇受用户欢迎,目前市场供不应求。2019 年年末,公司计划、销售和财务部门一起编制下一年的生产计划,在该计划基础上,财务部门预测收入、成本和利润。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经财务部门测算,A、B 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分别为70% 和40%。

公司领导根据财务部门预测,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1)2020 年公司税前营业利润能否达到100 万元?

(2)A 产品亏损40 万元,可否考虑停产?

(3)若能添置设备,扩大生产能力,增产能否增利?

根据公司领导提出的问题,财务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如下3 个方案:

方案一:停止生产A 产品,按原计划生产B 产品。

方案二:停止生产A 产品,调整生产计划,平衡生产能力,使B 产品增产80%。

方案三:在2020 年原生产计划基础上,投资50 万元购置一台设备,用于生产B 产品,B产品增产10%。预计该设备使用年限5 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无残值。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A 产品的变动成本= 1 220×70% = 854(万元) 

A 产品的边际贡献= 1 220 - 854 = 366(万元) 

B 产品的变动成本= 560×40% = 224(万元) 

B 产品的边际贡献= 560 - 224 = 336(万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企业固定成本总额=(1 260 - 854)+(440 - 224)= 622(万元) 

方案一的税前营业利润= 336 - 622 = -286(万元) 

方案二的税前营业利润= 560×(1 + 80%)×(1 - 40%)- 622 = -17.2(万元) 

方案三的税前营业利润= 80 + 560×10%×(1 - 40%)- 50÷5 = 103.6(万元) 

方案三的税前营业利润最大,应选择方案三。

[要求3]
答案解析:

①如果采用方案三,2020 年公司的税前营业利润将达到 103.6 万元,所以 2020 年公司税前营业利润能达到 100 万元。 

② A 产品能提供正的边际贡献,所以不能停产 A 产品。 

③添置设备后,税前营业利润由 80 万元增长到 103.6 万元,所以增产能增利。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