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以产量为基础的完全成本计算方法)比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对全部生产成本进行分配,作业成本法只对变动成本进行分配
  • B.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按部门归集间接费用,作业成本法按作业归集间接费用
  • C.作业成本法的直接成本计算范围要比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的计算范围小
  • D.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不便于实施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
答案解析
答案: B,D
答案解析: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和作业成本法都是对全部生产成本进行分配,只是分配方法不同,选项A不当选。在作业成本法下,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计入有关产品,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并无差异,只是直接成本的范围比传统成本计算的要大,凡是便于追溯到产品的材料、人工和其他成本都可以直接归属于特定产品,尽量减少不准确的分摊。选项C不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十四章 奇兵制胜(章节练习)(2024)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某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其中产品检验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 80 000 元,A 产品检验 15 次,B 产品检验 25 次,则 A 产品应该分配的检验作业成本是(  )元。
  • A.30 000
  • B.40 000
  • C.50 000
  • D.80 000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A 产品应该分配的检验作业成本= 80 000÷(15 + 25)×15 = 30 000(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甲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每批产品生产前需要进行机器调试,在对调试作业中心进行成本分配时,最适合采用的作业成本动因是(  )。(2017)
  • A.产品品种
  • B.产品数量
  • C.产品批次
  • D.每批产品数量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机器调试是每批产品生产前都要发生的,与批次相关,所以成本分配以产品批次为作业成本动因,选项C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某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品种繁多,间接成本比重较高,成本会计人员试图推动该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下列理由中适合用于说服管理层的有(  )。
  • A.使用作业成本信息有利于价值链分析
  • B.通过作业管理可以提高成本控制水平
  • C.使用作业成本法可提高成本分配准确性
  • D.使用作业成本信息可以提高经营决策质量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作业成本法与价值链分析概念一致,可以为其提供信息支持,进而满足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选项A当选;作业成本法能够从成本动因上改进成本控制,消除非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选项B当选;作业成本法减少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所提供的信息对于决策的误导,使得成本计算更加准确,选项C当选;准确的成本信息,可以提高经营决策的质量,包括定价决策、扩大生产规模、放弃产品线等经营决策,选项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一般而言,制造企业的下列各项作业中,属于非增值作业的有(  )。
  • A.等待作业
  • B.返工作业
  • C.废品处理作业
  • D.次品处理作业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一般而言,在一个制造企业中,非增值作业有:等待作业、材料或者在产品堆积作业、产品或者在产品在企业内部迂回运送作业、废品清理作业、次品处理作业、返工作业、无效率重复某工序作业、由于订单信息不准确造成没有准确送达需要再次送达的无效率作业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生产A、B 两种产品,产品分两个步骤在两个基本生产车间进行。第一车间将原材料手工加工成同一规格型号的毛坯,转入半成品库;第二车间领用毛坯后,利用程控设备继续加工,生产出A、B 两种产品,每件产品耗用一件毛坯。公司根据客户订单分批组织生产,不同批次转换时,需要调整机器设备。甲公司分车间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

第一车间采用品种法。原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陆续均匀发生。生产成本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半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完工半成品按实际成本转入半成品库,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

第二车间采用分批法和作业成本法相结合的方法。第二车间分批组织生产,当月开工当月完工,无月初月末在产品。除耗用第一车间的半成品外,不再耗用其他材料,耗用的半成品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直接人工费用陆续均匀发生。由于第二车间是自动化加工车间,制造费用在总成本中比重较高,公司采用作业成本法按实际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

2022 年9 月,相关成本资料如下:

(1)本月第一车间毛坯、A 产品、B 产品的产量如表14-20 所示。

(2)月初半成品库存400 件,单位平均成本127.5 元。

(3)第一车间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生产费用如表14-21 所示。

(4)第二车间本月直接人工成本如表14-22 所示。

(5)第二车间本月制造费用如表14-23 所示。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如表 14-44 所示。

计算说明(部分): 

直接材料费用约当产量= 1 800 + 1 000 = 2 800(件)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 1 800 + 1 000×60% = 2 400(件) 

【提示】第一车间的原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陆续均匀发生。

[要求2]
答案解析:半成品发出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400×127.5+180 000)÷(400+1 800)=105(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第二车间作业成本分配如表 14-45 所示。

计算说明(部分): 

设备调整作业成本分配率= 30 000÷(10 + 5)= 2 000(元 / 批) 

应分配给 A 产品的设备调整作业成本= 2 000×10 = 20 000(元) 

应分配给 B 产品的设备调整作业成本= 2 000×5 = 10 000(元) 

加工检验作业成本分配率= 2 400 000÷(1 000 + 500)= 1 600(元 / 件)

应分配给 A 产品的加工检验作业成本= 1 600×1 000 = 1 600 000(元) 

应分配给 B 产品的加工检验作业成本= 1 600×500 = 800 000(元)

[要求4]
答案解析:

A、B 产品汇总成本计算如表 14-46 所示。

计算说明(部分): 

A 产品中半成品成本转入=半成品发出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A 产品投产数量= 105×1 000 = 105 000(元) 

B 产品中半成品成本转入=半成品发出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B 产品投产数量= 105×500 = 52 500(元) 

【提示】第二车间不存在月末在产品,所以不涉及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问题。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