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甲公司采用作业成本法分配间接成本,对于产品检验作业,其每次检验的时间耗用量不同, 但单位时间内耗用的资源却相等,则在侧重于降低成本的管理思维下,该作业的计量单位的最佳选择是(  )。
  • A.资源动因
  • B.业务动因
  • C.持续动因
  • D.强度动因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持续动因的假设前提是执行作业的单位时间内耗用的资源是相等的。对于产品检验作业,当每次检验的时间耗用量不同,但单位时间内耗用的资源却相等的情况下,应该采用持续动因作为分配的基础。选项C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十四章 奇兵制胜(章节练习)(2024)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批次级作业的是(  )。
  • A.机器加工
  • B.保险
  • C.生产前设备调试
  • D.行政管理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批次级作业是指同时服务于每批产品或许多产品的作业。例如,生产前设备调试、成批产品转移至下一工序的运输、成批采购和检验等。选项A 属于单位级作业,选项B、D 属于生产维持级作业。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某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其中产品检验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 80 000 元,A 产品检验 15 次,B 产品检验 25 次,则 A 产品应该分配的检验作业成本是(  )元。
  • A.30 000
  • B.40 000
  • C.50 000
  • D.80 000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A 产品应该分配的检验作业成本= 80 000÷(15 + 25)×15 = 30 000(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作业中,属于品种级作业的有(  )。(2017)
  • A.产品组装
  • B.产品检验
  • C.产品生产工艺改造
  • D.产品推广方案制定
答案解析
答案: C,D
答案解析:品种级作业成本是指服务于某种型号或样式产品的作业,例如,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制定、工艺改造、产品更新等。选项A属于单位级作业,选项B属于批次级作业。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在作业成本法中,下列各项属于生产维持级作业的有(  )。(2021)
  • A.工艺改造
  • B.工厂保安
  • C.行政管理
  • D.订单处理
答案解析
答案: B,C
答案解析:生产维持级作业,是指服务于整个工厂的作业,例如,工厂保安、维修、行政管理、保险、财产税等,选项B、C 当选。选项A属于品种级作业,选项D可能属于批次级作业,也可能属于单位级作业。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生产A、B 两种产品,产品分两个步骤在两个基本生产车间进行。第一车间将原材料手工加工成同一规格型号的毛坯,转入半成品库;第二车间领用毛坯后,利用程控设备继续加工,生产出A、B 两种产品,每件产品耗用一件毛坯。公司根据客户订单分批组织生产,不同批次转换时,需要调整机器设备。甲公司分车间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

第一车间采用品种法。原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陆续均匀发生。生产成本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半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完工半成品按实际成本转入半成品库,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

第二车间采用分批法和作业成本法相结合的方法。第二车间分批组织生产,当月开工当月完工,无月初月末在产品。除耗用第一车间的半成品外,不再耗用其他材料,耗用的半成品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直接人工费用陆续均匀发生。由于第二车间是自动化加工车间,制造费用在总成本中比重较高,公司采用作业成本法按实际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

2022 年9 月,相关成本资料如下:

(1)本月第一车间毛坯、A 产品、B 产品的产量如表14-20 所示。

(2)月初半成品库存400 件,单位平均成本127.5 元。

(3)第一车间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生产费用如表14-21 所示。

(4)第二车间本月直接人工成本如表14-22 所示。

(5)第二车间本月制造费用如表14-23 所示。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如表 14-44 所示。

计算说明(部分): 

直接材料费用约当产量= 1 800 + 1 000 = 2 800(件)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 1 800 + 1 000×60% = 2 400(件) 

【提示】第一车间的原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陆续均匀发生。

[要求2]
答案解析:半成品发出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400×127.5+180 000)÷(400+1 800)=105(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第二车间作业成本分配如表 14-45 所示。

计算说明(部分): 

设备调整作业成本分配率= 30 000÷(10 + 5)= 2 000(元 / 批) 

应分配给 A 产品的设备调整作业成本= 2 000×10 = 20 000(元) 

应分配给 B 产品的设备调整作业成本= 2 000×5 = 10 000(元) 

加工检验作业成本分配率= 2 400 000÷(1 000 + 500)= 1 600(元 / 件)

应分配给 A 产品的加工检验作业成本= 1 600×1 000 = 1 600 000(元) 

应分配给 B 产品的加工检验作业成本= 1 600×500 = 800 000(元)

[要求4]
答案解析:

A、B 产品汇总成本计算如表 14-46 所示。

计算说明(部分): 

A 产品中半成品成本转入=半成品发出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A 产品投产数量= 105×1 000 = 105 000(元) 

B 产品中半成品成本转入=半成品发出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B 产品投产数量= 105×500 = 52 500(元) 

【提示】第二车间不存在月末在产品,所以不涉及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问题。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