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2017)甲企业使用同种原料生产联产品A 和B,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后,直接转移到第二步骤进行深加工,生产出A、B 两种产品,原料只在第一步骤生产开工时一次性投放,两个步骤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陆续发生,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均采用约当产量法(加权平均法)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月末留存在本步骤的实物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分别为60%和50%。联产品成本按照可变现净值法进行分配,其中:A 产品可直接出售,售价为8.58 元/ 千克;B 产品需继续加工,加工成本为0.336 元/ 千克,售价为7.2 元/ 千克。A、B 两种产品的产量比例为6:5。2017 年9 月相关成本核算资料如下:(1)本月产量资料如表12-46 所示。(2)月初在产品成本如表12-47 所示。(3)本月发生成本如表12-48 所示。
[要求1]

编制各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以及产成品汇总计算单(结果填入表12-49、表12-50和表12-51 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要求2]

计算A、B 产品的单位成本。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如表 12-83 所示。

计算说明(部分):

直接材料分配率= 363 800÷(88 000 + 10 000 + 9 000)= 3.4(元 / 千克)

直接材料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88 000×3.4 = 299 200(元)

直接材料月末在产品成本=(10 000 + 9 000)×3.4 = 64 600(元)

直接人工分配率= 77 250÷(88 000 + 10 000×60% + 9 000)= 0.75(元 / 千克)

直接人工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88 000×0.75 = 66 000(元)

直接人工月末在产品成本=(10 000×60% + 9 000)×0.75 = 11 25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 46 350÷(88 000 + 10 000×60% + 9 000)= 0.45(元 / 千克)

制造费用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88 000×0.45 = 39 600(元)

制造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10 000×60% + 9 000)×0.45 = 6 750(元)

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如表 12-84 所示。

计算说明(部分):

直接人工分配率= 83 250÷(88 000 + 9 000×50%)= 0.90(元 / 千克)

直接人工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88 000×0.9 = 79 200(元)

直接人工月末在产品成本= 9 000×50%×0.9 = 4 05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 92 500÷(88 000 + 9 000×50%)= 1.00(元 / 千克)

制造费用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88 000×1 = 88 000(元) 

制造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9 000×50%×1 = 4 500(元) 

【提示】第一步骤广义在产品包括第一步骤的实物在产品 10 000 千克(相对于第一步骤的完工程度为 60%),还包括第二步骤的实物在产品 9 000 千克(相对于第一步骤的完工程度为 100%);第二步骤广义在产品仅包括月末留存在第二步骤的实物在产品 9 000 千克。分配第二步骤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时,产成品相对于第二步骤的完工程度为 100%,月末留存在第二步骤的实物在产品相对于第二步骤的完工程度为 50%。 

产成品成本汇总如表 12-85 所示。

[要求2]
答案解析:

A 产品产量= 88 000×6÷(6 + 5)= 48 000(千克)

B 产品产量= 88 000×5÷(6 + 5)= 40 000(千克)

A 产品可变现净值= 48 000×8.58 = 411 840(元)

B 产品可变现净值= 40 000×(7.2 - 0.336)= 274 560(元)

A 产品分配的成本= 572 000×411 840÷(411 840 + 274 560)= 343 200(元)

A 产品单位成本= 343 200÷48 000 = 7.15(元 / 千克)

B 产品分配的成本= 572 000×274 560÷(411 840 + 274 560)= 228 800(元)

B 产品单位成本= 228 800÷40 000 + 0.336 = 6.056(元 / 千克)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十二章 奇兵制胜(章节练习)(2024)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在计算月末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该成本计算的方法是(  )。
  • A.品种法
  • B.分批法
  • C.平行结转分步法
  • D.综合结转分步法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在分批法下,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因而在计算月末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甲公司生产某种产品需 2 道工序加工完成。该产品的定额工时为 100 小时,其中第 1 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 20 小时,第 2 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 80 小时。月末盘点时,第 1 道工序的在产品数量为 100 件,第 2 道工序的在产品数量为 200 件。如果各工序在产品相较于本工序的完工程度均按 50% 计算,在加权平均法下,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  )件。
  • A.90
  • B.120
  • C.130
  • D.150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 1 道工序的在产品的总体完工程度= 20×50%÷100 = 10%,第 2 道工序的在产品的总体完工程度=(20 + 80×50%)÷100 = 60%,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100×10% + 200×60% = 130(件)。或: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100×50%×20 +(200×20 + 200×50%×80)]÷100 = 130(件)。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分批法的特点有(  )。
  • A.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
  • B.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产品报告期一致
  • C.月末不必进行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 D.成本计算的对象是产品批别
答案解析
答案: A,D
答案解析:

分批法下,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 选项 A 当选,选项 B 不当选。分批法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问题,但有时会出现同一批次产品会出现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那么也会涉及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选项 C 不当选。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如造船业、重型机器设备制造业等;也适用于一般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在分批法下,成本对象是产品的批别,选项 D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组合题]

(2016)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新型保温容器。产品直接消耗的材料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各月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多,波动较大,公司在分配当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成本时,对辅助材料采用约当产量法(加权平均法),对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采用定额比例法。 2016 年 6 月有关成本核算、定额资料如下: 

(1)本月生产数量如表 12-8 所示。

(2)主要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全部投入,辅助材料陆续均衡投入,月末在产品平均完工程度 60%。

(3)本月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如表 12-9 所示。

(4)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如表 12-10 所示。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完工产品负担的主要材料费用= 540 000÷(3 500 + 500)×3 500 = 472 5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主要材料费用= 540 000÷(3 500 + 500)×500 = 67 500(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在产品约当产量= 500×60% = 300(件)

分配率= 38 000÷(3 500 + 300)= 10(元 / 件)

完工产品负担的辅助材料费用= 10×3 500 = 35 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辅助材料费用= 10×300 = 3 000(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3)本月完工产品负担的人工费用= 148 000÷(3 500×2 + 500×0.8)×3 500×2

                 = 140 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人工费用= 148 000÷(3 500×2 + 500×0.8)×500×0.8 = 8 000(元)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月完工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29 600÷(3 500×1 + 500×0.4)×3 500×1

                = 28 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29 600÷(3 500×1 + 500×0.4)×500×0.4 = 1 600(元)

[要求5]
答案解析:

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 472 500 + 35 000 + 140 000 + 28 000 = 675 500(元)

单位成本= 675 500÷3 500 = 193(元 / 个)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下设一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 两种产品。A、B 产品分别由不同的班组加工,领用不同的材料。A 产品有A-1、A-2 和A-3 三种型号,加工工艺、耗用材料基本相同;B 产品有B-1 和B-2 两种型号,加工工艺、耗用材料基本相同。

公司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计入A、B 产品,制造费用按当月定额工时在A、B 产品之间分配。原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陆续发生。公司先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再在同一产品不同型号之间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均采用定额比例法。

2021 年7 月相关资料如下:

4)本月基本生产车间发生制造费用942 000元。

5)本月完工产品数量。

6)月末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和定额工时。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计算说明(部分):

分配率= 942 000÷47 100 = 20(元 / 小时)

A 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 20×23 000 = 460 000(元)

B 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 20×24 100 = 482 000(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计算说明(部分):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 1 500×1 000 + 800×2 000 + 400×400 = 3 260 0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4 714 500÷(3 260 000 + 1 230 000)= 1.05(元 / 件)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实际成本= 1.05×3 260 000 = 3 423 0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实际成本= 1.05×1 230 000 = 1 291 500(元)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 1 000×8 + 2 000×6 + 400×4 = 21 600(小时)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619 200÷(21 600 + 4 200)= 24(元 / 小时)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成本= 24×21 600 = 518 4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 24×4 200 = 100 8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 490 200÷(21 600 + 4 200)= 19(元 / 小时)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 19×21 600 = 410 400(元)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 19×4 200 = 79 800(元)

A 产品的完工成本= 3 423 000 + 518 400 + 410 400 = 4 351 800(元)

A 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成本= 1 291 500 + 100 800 + 79 800 = 1 472 100(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计算说明(部分):

A-1 单位实际直接材料成本=材料定额 × 直接材料分配率= 1 500×1.05 = 1 575(元 / 件)

A-1 单位实际直接人工成本=工时定额 × 直接人工分配率= 8×24 = 192(元 / 件)

A-1 单位实际制造费用成本=工时定额 × 制造费用分配率= 8×19 = 152(元 / 件)

A-1 单位实际成本= 1 575 + 192 + 152 = 1 919(元 / 件)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