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厂的甲产品单位工时定额为 80 小时,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 20 小时,第二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 60 小时。假设本月末第一道工序在产品 30 件,平均完工程度为 60%;第二道工序在产品 50 件,平均完工程度为 40%。假设在产品存货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人工费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陆续发生,则分配人工费用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 )件。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20×60%)÷80×100% = 15%,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20 + 60×40%)÷80×100% = 55%,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0×15% + 50×55% = 32(件)。

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数量 200 万件,月初在产品完工程度 60%,本月投入生产 700 万件,本月完工产品 800 万件,月末在产品 100 万件,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 70%。制造费用均匀陆续发生,且按照实际分配率进行分配。本月发生制造费用 6 000 万元,月初制造费用为 1 830 万元。假设在产品存货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则用约当产量法计算确定本月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是( )万元。
本题使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本月加工约当产量= 200 ×(1 - 60%)= 80(万件),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 800 - 200 = 600(万件),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100×70% = 70(万件);单位成本(分配率)= 6 000÷(80 + 600 + 70)= 8(元 / 件);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 分配率= 70×8 = 560(万元)。

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的方法时,月末在产品成本等于月初在产品成本,因此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选 项 B、D 当选。

(2021)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下设一基本生产车间生产 X 产品。公司按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月末按约当产量法(加权平均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成本。原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直 接人工、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陆续发生。
X 产品有两个型号 X-1 和 X-2,使用相同工艺切割同一材料,经过三个工序加工完成, 材料和加工成本不易按型号分别核算。公司确定 X-1 为标准产品,经测算,X-2 的直接材料成本是标准产品的 1.2 倍,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是标准产品的 1.25 倍。在成本分配时, 将 X-2 折算为标准产品。2021 年 7 月相关资料如下:
(1)月初及本月生产费用如表 12-19 所示。
(2)本月完工产量如表 12-20 所示。
(3)月末在产品数量及累计完工程度如表 12-21 所示。
X-1 型号: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 6 500(件)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 2 000×20% + 2 500×40% + 2 000×80% = 3 000(件)
X-2 型号: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 4 250(件)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 1 000×20% + 2 000×40% + 1 250×80% = 2 000(件)
X 产品成本计算结果如表 12-72 所示。
计算说明(部分):
直接材料分配率= 4 152 000÷(100 000 + 6 500 + 4 250×1.2 + 80 000×1.2)= 20(元 / 件)
直接人工分配率=1 644 000÷(100 000+3 000+2 000×1.25+80 000×1.25)=8(元 /件)
制造费用分配率=2 877 000÷(100 000+3 000+2 000×1.25+80 000×1.25)=14(元 /件)
X 产品单位产品成本(分型号)计算如表 12-73 所示。
计算说明(X-2):
X-2 型号单位直接材料= 20×1.2 = 24(元 / 件)
X-2 型号单位直接人工= 8×1.25 = 10(元 / 件)
X-2 型号单位制造费用= 14×1.25 = 17.5(元 / 件)

(2017)甲企业使用同种原料生产联产品A 和B,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后,直接转移到第二步骤进行深加工,生产出A、B 两种产品,原料只在第一步骤生产开工时一次性投放,两个步骤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陆续发生,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均采用约当产量法(加权平均法)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月末留存在本步骤的实物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分别为60%和50%。
联产品成本按照可变现净值法进行分配,其中:A 产品可直接出售,售价为8.58 元/ 千克;B 产品需继续加工,加工成本为0.336 元/ 千克,售价为7.2 元/ 千克。A、B 两种产品的产量比例为6:5。2017 年9 月相关成本核算资料如下:
(1)本月产量资料如表12-46 所示。
(2)月初在产品成本如表12-47 所示。
(3)本月发生成本如表12-48 所示。
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如表 12-83 所示。
计算说明(部分):
直接材料分配率= 363 800÷(88 000 + 10 000 + 9 000)= 3.4(元 / 千克)
直接材料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88 000×3.4 = 299 200(元)
直接材料月末在产品成本=(10 000 + 9 000)×3.4 = 64 600(元)
直接人工分配率= 77 250÷(88 000 + 10 000×60% + 9 000)= 0.75(元 / 千克)
直接人工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88 000×0.75 = 66 000(元)
直接人工月末在产品成本=(10 000×60% + 9 000)×0.75 = 11 25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 46 350÷(88 000 + 10 000×60% + 9 000)= 0.45(元 / 千克)
制造费用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88 000×0.45 = 39 600(元)
制造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10 000×60% + 9 000)×0.45 = 6 750(元)
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如表 12-84 所示。
计算说明(部分):
直接人工分配率= 83 250÷(88 000 + 9 000×50%)= 0.90(元 / 千克)
直接人工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88 000×0.9 = 79 200(元)
直接人工月末在产品成本= 9 000×50%×0.9 = 4 05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 92 500÷(88 000 + 9 000×50%)= 1.00(元 / 千克)
制造费用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88 000×1 = 88 000(元)
制造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9 000×50%×1 = 4 500(元)
【提示】第一步骤广义在产品包括第一步骤的实物在产品 10 000 千克(相对于第一步骤的完工程度为 60%),还包括第二步骤的实物在产品 9 000 千克(相对于第一步骤的完工程度为 100%);第二步骤广义在产品仅包括月末留存在第二步骤的实物在产品 9 000 千克。分配第二步骤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时,产成品相对于第二步骤的完工程度为 100%,月末留存在第二步骤的实物在产品相对于第二步骤的完工程度为 50%。
产成品成本汇总如表 12-85 所示。
A 产品产量= 88 000×6÷(6 + 5)= 48 000(千克)
B 产品产量= 88 000×5÷(6 + 5)= 40 000(千克)
A 产品可变现净值= 48 000×8.58 = 411 840(元)
B 产品可变现净值= 40 000×(7.2 - 0.336)= 274 560(元)
A 产品分配的成本= 572 000×411 840÷(411 840 + 274 560)= 343 200(元)
A 产品单位成本= 343 200÷48 000 = 7.15(元 / 千克)
B 产品分配的成本= 572 000×274 560÷(411 840 + 274 560)= 228 800(元)
B 产品单位成本= 228 800÷40 000 + 0.336 = 6.056(元 / 千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