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已知某企业在营业高峰期,波动性流动资产 200 万元,经营性流动负债 100 万元,金融性流动负债 100 万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8)
  • A.企业采用的是保守型筹资策略
  • B.低谷时易变现率小于 1
  • C.高峰时易变现率小于 1
  • D.低谷时有闲置资金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由于在营业高峰期波动性流动资产大于金融性流动负债,所以该企业采取的是保守型筹资策略,选项 A 当选;在保守型筹资策略下,营业低谷时其易变现率大于 1,营业高峰时易变现率小于 1,选项 C 当选,选项 B 不当选;在保守型筹资策略下,营业低谷时长期资金来源满足稳定性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需求之后还有剩余,选项 D 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十一章 奇兵制胜(章节练习)(2024)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甲公司根据存货模式确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为 20 000 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 8%。在最 佳现金持有量下,该公司与现金持有量相关的总成本为(  )元。

  • A.800
  • B.1 600
  • C.10 000
  • D.4 000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方法一:在存货模式下,达到最佳现金持有量时,机会成本等于交易成本,即与现金持有量相关的现金使用总成本应为机会成本的 2 倍。机会成本= 20 000÷2×8% = 800 (元),所以,与现金持有量相关的现金使用总成本= 2×800 = 1 600(元)。方法二: 最佳现金持有量= 20 000(元),2×T×F = 32 000 000 (元),最小相关总成本= 1 600(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甲公司采用随机模式进行现金管理,现金余额最低为 1 000 万元,现金返回线为 5 000 万元,现金余额控制的上限应该是(  )万元。(2021)
  • A.10 000
  • B.11 000
  • C.12 000
  • D.13 000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现金存量的上限 H = 3R - 2L = 3×5 000 - 2×1 000 = 13 000(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在经济订货量模型下,下列各项成本中,属于与存货经济批量有关的成本有(  )。
  • A.订货差旅费
  • B.采购机构的基本开支
  • C.仓库折旧
  • D.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答案解析
答案: A,D
答案解析:

在经济订货量模型下,与存货经济批量有关的成本包括订货变动成本和储存变动 成本。订货差旅费属于订货变动成本,选项 A 当选;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属于储存变动成本,选项 D 当选。采购机构的基本开支属于订货固定成本,仓库折旧属于储存固定成本, 选项 B、C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存货陆续供应的情况下,下列各项因素中,影响经济订货批量大小的有(  )。
  • A.每日送货量
  • B.年耗用量
  • C.存货资金的应计利息
  • D.保险储备量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根据陆续供货和使用模型下的存货经济订货批量的公式,可以确定影响经济订货批量大小的因素包括存货的年耗用量,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成本、每次订货变动成本、每日耗用量和每日送货量,存货资金的应计利息属于变动储存成本,选项 A、 B、C 当选。保险储备是企业为避免缺货或供应中断损失而额外储备的存货,一旦确定后就形成企业一个相对固定的储存成本,不影响经济订货量,选项 D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是一家机械加工企业,产品生产需要某种材料,年需求量为 720 吨(一年按 360 天 计算)。该公司材料采购实行供应商招标制度,年初选定供应商并确定材料价格,供应商根据甲公司指令发货,运输费由甲公司承担。目前有两个供应商方案可供选择,相关资料如下:

方案一:选择A供应商,材料价格为每吨3 000元,每吨运费100元,每次订货还需支付返空、 路桥等固定运费 500 元。材料集中到货,正常情况下从订货至到货需要 10 天,正常到货的概率为 50%,延迟 1 天到货的概率为 30%,延迟 2 天到货的概率为 20%。当材料缺货时, 每吨缺货成本为 50 元。如果设置保险储备,以一天的材料消耗量为最小单位。材料单位储存成本为 200 元 / 年。

方案二:选择当地 B 供应商,材料价格为每吨 3 300 元,每吨运费 20 元,每次订货还需支付固定运费 100 元。材料在甲公司指令发出当天即可送达,但每日最大送货量为 10 吨。 材料单位储存成本为 200 元 / 年。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①经济订货量= 60(吨)

【提示】运费是每吨材料的运费,而不是按订货次数发生的运费,故不构成单位订货变动成本,应当计入材料的购置成本中。

②日需求量= 720÷360 = 2(吨)

最佳订货次数= 720÷60 = 12(次)

不设置保险储备: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2×30% + 2×2×20%)×50×12 + 0 = 840(元)

设置保险储备为 2 吨: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 2×20%×50×12 + 2×200 = 640(元)

设置保险储备为 4 吨: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 0 + 4×200 = 800(元)

当设置 2 吨保险储备时的缺货成本与保险储备成本之和最低,最合理的保险储备量为 2 吨。

③与经济订货量相关的成本= 12 000(元)

购置成本= 720×(3 000 + 100)= 2 232 000(元)

方案一的总成本= 12 000 + 2 232 000 + 640 = 2 244 640(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经济订货量= 30(吨)

与经济订货量相关的成本= 4 800(元)

购置成本= 720×(3 300 + 20)= 2 390 400(元)

方案二的总成本= 4 800 + 2 390 400 = 2 395 200(元)

[要求3]
答案解析:方案一的总成本低于方案二的总成本,应选择方案一。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