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乙公司投资项目2023~2030年年末的现金净流量,并计算净现值和现值指数。
计算丙公司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和现值指数。
甲公司应审批通过哪些项目?计算并说明理由。
2023年年末现金流量=-9 000(万元)
2024年年末现金流量=0
年折旧额=9 000×(1-10%)÷6=1 350(万元)
2025~2029年每年年末现金流量=(4 200-800)×(1-25%)-(600-200)×(1-25%)+1 350×25%=2 587.50(万元)
2030年设备账面价值=9 000-1 350×6=900(万元)
2030年年末现金流量=2 587.5+400-(400-900)×25%=3 112.50(万元)
β资产=2.6÷[1+4÷3×(1-25%)]=1.3
β权益=1.3×[1+2×(1-25%)]=3.25
权益资本成本=2%+3.25×4%=15%
项目折现率=15%×1/3+6%×(1-25%)×2/3=8%
净现值=2 587.5×(P/A,8%,5)×(P/F,8%,1)+3 112.5×(P/F,8%,7)-9 000=2 381.72(万元)
现值指数=[2 587.5×(P/A,8%,5)×(P/F,8%,1)+3 112.5×(P/F,8%,7)]÷9 000=1.26
税后利息费用=[9 000×(1+7%)2-9 000]×(P/F,5%,2)×(1-25%)+[9 000×(1+7%)2-9 000]×(P/F,5%,4)×(1-25%)=1 691.78(万元)
净现值=1 691.78+[9 000-(9 000-8 000)×25%]×(P/F,5%,4)-8 000=890.41(万元)
现值指数=(890.41+8 000)÷8000=1.11
①乙公司:
投资项目所需权益资金=9 000×1÷3=3 000(万元)
投资项目所需债务资金=9 000×2÷3=6 000(万元)
②丙公司:
投资项目所需权益资金=8 000×1÷4=2 000(万元)
投资项目所需债务资金=8 000×3÷4=6 000(万元)
③丁公司:
投资项目所需权益资金=9 600×1÷3=3 200(万元)
投资项目所需债务资金=9 600×2÷3=6 400(万元)
由于债务资金限额12 000万元,股权资金限额8 000万元,可通过乙公司和丙公司项目或者只通过丁公司项目,因为乙公司和丙公司投资项目合计净现值大于丁公司投资项目净现值,因此甲公司应审批通过乙公司投资项目和丙公司投资项目。


以甲公司股票为标的资产的看涨期权,期限6个月,3个月后到期。用布莱克-斯克尔斯期权定价模型估计该期权价值时,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无风险利率的是( )。
在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估计期权价值时,无风险利率应选择与期权到期日相同的政府债券到期收益率,选项B当选。

甲公司是一家中央企业,采用国资委经济增加值考核办法进行业绩评价。2023年公司净利润55亿元;利息支出35亿元,其中资本化利息支出25亿元;费用化研发支出2亿元,资本化研发支出3亿元。调整后资本1 100亿元,平均资本成本率为3.9%,企业所得税税率25%。2023年甲公司经济增加值是( )亿元。
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55+(35-25+2+3)×(1-25%)=66.25(亿元),经济增加值=66.25-1 100×3.9%=23.35(亿元)。

甲投资组合由M股票和N政府债券(无风险)组成,持仓占比分别为50%和50%。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有( )
由于政府债券无风险,因此N的β系数、标准差和方差均为0,甲的期望报酬率=M的期望报酬率×50%+N的期望报酬率×50%,选项A错误。甲报酬率的方差=M报酬率的方差×50%2=M报酬率的方差×25%,选项B错误。甲报酬率的标准差=M报酬率的标准差×50%,选项C正确。甲的β系数=M的β系数×50%,选项D正确。

甲艺术中心提供美术艺考一对一授课服务,2023年收费标准为每次课1 000元,每次课2小时。艺术中心按照授课教师资历和授课水平发放薪酬,每小时薪酬100~200元,平均薪酬标准每小时150元。艺术中心免费提供画纸、颜料等材料,平均耗材标准每小时15元。艺术中心月固定成本90 000元。2023年7月预计有800学习人次,实际有840学习人次。
艺术中心使用标准成本进行预算管理。会计部门每月将实际利润和预算利润进行比较,编制业绩报告,并将此报告发给招生、教务等责任部门,据此进行差异分析和业绩评价。据现行内部管理制度规定,招生部门负责招生,根据艺术中心确定的优惠政策对团体客户提供优惠,对收入负责;教务部门负责授课教师及上课时间安排、美术耗材的采购和使用,对成本负责;收费优惠政策和教师课酬标准由艺术中心确定。
2023年7月会计部门提供的业绩报告如下:

教师薪酬成本的工资率差异=1 680×(257 040÷1 680-150)=5 040(元)(U)
教师薪酬成本的效率差异=(1 680-1 680)×150=0
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工资率调整、加班、出勤率变化等导致的工资率差异。
材料成本的价格差异=1 680×(21 840÷1 680-15)=-3 360(元)(F)
材料成本的数量差异=(1 680-1 680)×15=0
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供应厂家降低画纸、颜料的售价、企业批量进货等导致的材料价格差异。
不合理。不要过分看重任何单一的差异,由于更多的业务量,对成本的预计也会更高,如果将这些成本的不利差异看作是业绩不佳的表现,是具有误导性的。招生部门只对由于招生人数变化带来的作业量差异(40 000)元负责,不对收费单价带来的收入差异(-16 800元)负责。教务部只对教师薪酬支出差异(5 040元)负责,不对作业量差异(12 000元)负责。教务部只对材料成本的支出差异(-3 360元)负责,不对作业量差异(1 200元)负责。
相对于简单的比较实际结果与固定预算,弹性预算的业绩报告能为管理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它区分了业务量变动产生的影响与价格控制、经营管理所产生的影响,使得管理者能够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评估经营活动。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A产品。根据客户要求,公司也承接将A产品继续加工成B产品的订单。A产品市场售价210元/件,B产品市场售价350元/件。
公司设有两个分部,第一分部生产A产品,按品种法计算成本。直接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性投入,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陆续发生。月末采用约当产量法(先进先出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A产品完工后,转入产成品库,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销货成本。
第二分部根据客户订单将A产品继续加工成B产品,一件B产品消耗一件A产品,按订单法计算成本。第二分部可从产成品库领用A产品,也可以外购。A产品在开工时一次性投入,其他直接材料于本车间加工程度达50%时一次性投入。A产品和其他直接材料按订单分别领用,可直接计入订单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按直接人工工时分配,固定制造费用按机器工时分配,计入订单成本。
甲公司为了激励第一、二分部对企业利润作出的贡献,将其分别设定为“利润中心”。为评价各利润中心的经营业绩,第二分部领用A产品按内部转移价格200元/件计价。
2023年7月相关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成本数据。
(2)A产品月初在产品15 000件,平均加工程度40%;本月投产81 000件,完工80 000件;月末在产品16 000件,平均加工程度50%。订单#601B月初在产品10 000件,平均加工程度55%,月末全部完工;订单#701B本月投产8 000件,领用A产品8 000件,本月全部完工;订单#702B本月投产12 000件,领用A产品12 000件,月末均未完工,平均加工程度30%。
(3)本月生产费用。
(4)本月第二分部工时与间接生产费用。
(5)本月第一分部对外销售A产品62 000件,转入下一车间继续加工20 000件。A产品完工产品月初库存10 000件,成本l 500 000元。第一分部对外销售A产品,每件销售佣金提成17.3元。
计算说明(部分):
直接材料成本约当产量=0+(80 000-15 000)+16 000=81 000(件)
直接人工成本约当产量=15 000×(1-40%)+(80 000-15 000)+16 000×50%=82 000(件)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6 520 500÷81 000=80.50(元/件)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3 444 000÷82 000=42(元/小时)
直接材料本月完工产品成本=1 207 500+80.5×(80 000-15 000)=6 440 000(元)
直接材料单位成本=6 440 000÷80 000=80.5(元/件)
直接材料月末在产品成本=16 000×80.5=1 288 000(元)
直接人工本月完工产品成本=252 000+42×(80 000-15 000×40%)=3 360 000(元)
直接人工单位成本=3 360 000÷80 000=42(元/件)
直接人工月末在产品成本=16 000×50%×42=336 000(元)
第二分部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246 400÷17 600=14(元/小时)
第二分部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258 720÷17 600=14.70(元/小时)
第二分部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346 500÷9 000=38.50(元/小时)
B产品订单#601总成本=2 536 470+4 900×(14+14.7)+2 600×38.5=2 777 200(元)
B产品订单#601单位成本=2 777 200÷10 000=277.72(元/件)
B产品订单#701总成本=8 000×200+196 000+8 800×(14+14.7)+4 400×38.5=2 217 960(元)
B产品订单#701单位成本=2 217 960÷8 000=277.25(元/件)
第一分部营业利润=62 000×(210-17.3)+20 000×200-1 500 000-(62 000+20 000-10 000)×155=3 287 400(元)
第二分部营业利润=(10 000+8 000)×350-2 777 200-2 217 960=l 304 840(元)
第一分部可接受的最低内部转移定价=210-17.3=192.70(元/件)
第二分部可接受的最高价=市场价格=210(元/件)
内部转移定价的合理区间为192.7~210元/件。
目前内部转移定价200元/件处在最低价和最高价之间,是合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