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收益的优点是与增加股东财富的目标一致,旨在设定部门投资的最低报酬率,防止部门利益伤害整体利益;而经济增加值旨在使经理人员赚取超过资本成本的报酬,促进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经济增加值和剩余收益既能全面反映其投入和产出,又可反映其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一致,选项A、C正确。


甲公司拟发行新债券N调换旧债券M,1份N债券调换1份M债券。M债券将于1年后到期,每份票面价值1000元,刚发放当期利息,市价980元。N债券期限2年,每份票面价值1 000元,票面利率6%,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N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为( )。
设N债券半年期利率为r,则:
980=1 000×6%÷2×(P/A,r,4)+1 000×(P/F,r,4)
当r=3%时,1 000×6%÷2×(P/A,3%,4)+1 000×(P/F,3%,4)=1 000.01
当r=4%时,1 000×6%÷2×(P/A,4%,4)+1 000×(P/F,4%,4)=963.7
根据内插法:(r-3%)÷(4%-3%)=(980-1 000.01)÷(963.7-1 000.01)
解得:r=3.55%
N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1+3.55%)2-1=7.23%

甲运输企业负责冷链运输,目前共有10辆运输车,20名驾驶员,每辆运输车配2名驾驶员。运输车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驾驶员每月底薪0.4万元,按运输里程每公里支付工资0.2元。按照成本性态分类,甲运输企业的车辆折旧费和驾驶员工资分别属于( )。
固定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的总额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例如,固定月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取暖费、财产保险费、职工培训费、科研开发费、广告费等。甲运输企业的车辆折旧费属于固定成本。半变动成本是指在初始成本的基础上随业务量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驾驶员底薪0.4万元属于初始成本,按每公里支付的工资与运输里程呈正比例增长,因此属于半变动成本。

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时,下列关于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制定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预计下一年度需要支付的进料单位成本,包括发票价格、运费、检验和正常损耗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仓储成本是材料入库后发生的,不计入材料价格中,选项A错误,选项D正确。制定标准成本时一般需要分别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最后汇总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选项B正确。直接材料的标准消耗量,一般采用统计方法、工业工程法或其他技术分析方法确定。它是现有技术条件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材料数量,包括必不可少的消耗以及各种难以避免的损失,选项C错误。

下列关于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产品设计作业属于增值作业,选项A正确。作业成本管理就是要努力找到非增值作业并努力消除它、转化它或将之降到最低,选项B正确。非增值作业有:等待作业、材料或者在产品堆积作业、产品或者在产品在企业内部迂回运送作业、废品清理作业、次品处理作业、返工作业、无效率重复某工序作业、由于订单信息不准确造成没有准确送达需要再次送达的无效率作业等,选项C正确。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是站在顾客角度划分的。最终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是增值作业,否则就是非增值作业,选项D正确。

甲公司是一家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2023年年末,集团投资限额尚余20 000万元,其中,债务资金限额12 000万元,股权资金限额8 000万元。甲公司共收到三家全资子公司(乙、丙、丁)分别上报的投资项目方案。相关资料如下:
(1)乙公司投资项目。
2023年年末投资9 000万元购置设备,建设期1年,2024年年末建成投产,经营期6年。根据税法相关规定,该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6年,净残值率10%;该设备经营期满可变现400万元。经营期内预计年营业收入4 200万元,年付现成本800万元。投资该项目预计将在经营期内使甲公司原运营项目减少年营业收入600万元、年付现成本200万元。
乙公司按目标资本结构(净负债/股东权益=2)进行项目融资。税前债务资本成本为6%。该项目可比公司的资本结构(净负债/股东权益)为4/3、普通股β系数为2.6。
(2)丙公司投资项目。
2023年年末购入固定收益证券,投资额8 000万元,尚有4年到期,票面价值9 000万元,票面利率为7%,每两年收取利息一次,按年复利计息,到期收回本金。根据税法相关规定,利息在收取时缴纳企业所得税,票面价值与购买价格之间的价差在到期收回本金时缴纳企业所得税。项目资本成本为5%。
丙公司按目标资本结构(净负债/股东权益=3)进行项目融资。
(3)丁公司投资项目。
2023年年末投资9 600万元,项目净现值1 632万元。丁公司按目标资本结构(净负债/股东权益=2)进行项目融资。
(4)无风险利率为2%,市场风险溢价为4%;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假设投资项目相互独立,均不可重置,且仅能在2023年年末投资,所有现金流量均在当年年末发生。
2023年年末现金流量=-9 000(万元)
2024年年末现金流量=0
年折旧额=9 000×(1-10%)÷6=1 350(万元)
2025~2029年每年年末现金流量=(4 200-800)×(1-25%)-(600-200)×(1-25%)+1 350×25%=2 587.50(万元)
2030年设备账面价值=9 000-1 350×6=900(万元)
2030年年末现金流量=2 587.5+400-(400-900)×25%=3 112.50(万元)
β资产=2.6÷[1+4÷3×(1-25%)]=1.3
β权益=1.3×[1+2×(1-25%)]=3.25
权益资本成本=2%+3.25×4%=15%
项目折现率=15%×1/3+6%×(1-25%)×2/3=8%
净现值=2 587.5×(P/A,8%,5)×(P/F,8%,1)+3 112.5×(P/F,8%,7)-9 000=2 381.72(万元)
现值指数=[2 587.5×(P/A,8%,5)×(P/F,8%,1)+3 112.5×(P/F,8%,7)]÷9 000=1.26
税后利息费用=[9 000×(1+7%)2-9 000]×(P/F,5%,2)×(1-25%)+[9 000×(1+7%)2-9 000]×(P/F,5%,4)×(1-25%)=1 691.78(万元)
净现值=1 691.78+[9 000-(9 000-8 000)×25%]×(P/F,5%,4)-8 000=890.41(万元)
现值指数=(890.41+8 000)÷8000=1.11
①乙公司:
投资项目所需权益资金=9 000×1÷3=3 000(万元)
投资项目所需债务资金=9 000×2÷3=6 000(万元)
②丙公司:
投资项目所需权益资金=8 000×1÷4=2 000(万元)
投资项目所需债务资金=8 000×3÷4=6 000(万元)
③丁公司:
投资项目所需权益资金=9 600×1÷3=3 200(万元)
投资项目所需债务资金=9 600×2÷3=6 400(万元)
由于债务资金限额12 000万元,股权资金限额8 000万元,可通过乙公司和丙公司项目或者只通过丁公司项目,因为乙公司和丙公司投资项目合计净现值大于丁公司投资项目净现值,因此甲公司应审批通过乙公司投资项目和丙公司投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