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禁止在生态保护区内进行房地产开发和经营,则该保护区内土地的最佳用途不可能是工业或商业用途的开发,选项A当选;某软件资产必须配合其他技术才能达到最佳用途,企业并不具备这些必要的技术,该限制是对特定主体的限制,而非对该软件资产本身的限制,因此企业仍应以该最佳用途估计公允价值,选项B不当选;写字楼与公寓属于不同类别的资产,企业不应以用于公寓出租作为写字楼的最佳用途,选项C不当选;通常情况下,企业对非金融资产的当前用途可视为最佳用途,除非市场因素或者其他因素表明市场参与者按照其他用途使用该非金融资产可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企业的土地目前用于工业用途的价值为600万元,用于建造住宅用途的价值为500(800-300)万元,小于目前用于工业用途的价值,因此建造住宅并非最佳用途,选项D不当选。
甲公司有一个生产车间,包括厂房、两项生产设备(P、Q),以及生产需要的一项专利技术。上述资产属于一个资产组。2021年至2022年,该生产车间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21年,由于技术更迭和市场需求变化,该车间生产的产品销量锐减,相关资产出现减值迹象,因此甲公司进行了减值测试。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进行减值测试前,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未曾计提减值准备)分别为:厂房3 000万元、生产设备P2 000万元、生产设备Q4 000万元、专利技术1 000万元。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7 500万元。厂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2 700万元,生产设备Q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3 000万元,生产设备P和专利技术无法单独估计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2)生产设备Q的账面原值为5 000万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计提折旧1 000万元。考虑资料(1)中所述的减值影响后,预计的剩余使用寿命为4年。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
2022年5月31日,该生产车间正式停工。甲公司开始对生产设备Q进行技术改造,购入新型的核心部件,将原部件拆除报废。新部件的成本为500万元,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原部件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更换部件另发生安装调试费10万元,通过银行转账支付。2022年7月31日,生产设备Q完成了技术改造。
(3)2022年6月,甲公司拟将生产设备Q出售给乙公司,拟将闲置的厂房出售给丙公司。甲公司和乙公司于2022年6月15日签订协议,约定生产设备Q完成技术改造后交付乙公司。甲公司与丙公司于2022年6月20日签订协议,按照甲公司正常清空厂房所需的时间,约定于2022年8月31日移交厂房给丙公司。
本题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进行减值测试前,各资产的账面价值比例分别为:
厂房占比=3 000÷(3 000+2 000+4 000+1 000)=30%;
生产设备P占比=2 000÷(3 000+2 000+4 000+1 000)=20%;
生产设备Q占比=4 000÷(3 000+2 000+4 000+1 000)=40%;
专利技术占比=1 000÷(3 000+2 000+4 000+1 000)=10%。
厂房分摊的减值金额为750[(10 000-7 500)×30%]万元,大于厂房最多可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300(3 000-2 700)万元,因此,厂房应计提的减值准备为300万元。
生产设备Q分摊的减值金额为1 000[(10 000-7 500)×40%]万元,等于生产设备Q最多可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1 000(4 000-3 000)万元,因此,生产设备Q应计提的减值准备为1 000万元。
生产设备P分摊减值后的账面价值=2 000-(10 000-7 500)×20%=2 000-500=1 500(万元);
专利技术分摊减值后的账面价值=1 000-(10 000-7 500)×10%=1 000-250=750(万元)。
厂房未能分摊的减值损失450(750-300)万元需在生产设备P和专利技术之间进行二次分摊。
生产设备P应计提的减值准备=500+450×1 500÷(1 500+750)=800(万元);
专利技术应计提的减值准备=250+450×750÷(1 500+750)=400(万元)。
计提减值后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分别为:
厂房=3 000-300=2 700(万元);
生产设备P=2 000-800=1 200(万元);
生产设备Q=4 000-1 000=3 000(万元);
专利技术=1 000-400=600(万元)。
①甲公司2022年5月31日停工改造前生产设备Q的账面价值=3 000-3 000÷4÷12×5=2 687.50(万元)。
②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a.开始技术改造,转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2 687.50
累计折旧(1 000+3 000÷4÷12×5)1 312.5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 000
贷:固定资产5 000
b.发生改造支出:
借:在建工程510
贷:银行存款510
c.报废旧部件:
借:营业外支出300
贷:在建工程300
d.完工结转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2 897.50
贷:在建工程2 897.50
①生产设备Q不应作为持有待售资产列报。
理由:虽然生产设备Q已签订出售协议,但尚处在更新改造中,不满足当前状况下可立即出售的条件,因此生产设备Q不应作为持有待售资产列报。
②厂房应当作为持有待售资产列报。
理由:厂房已签订出售协议,在常规时间内清空厂房不影响其符合可立即出售的条件,且预期能够于1年内完成出售,因此厂房应当作为持有待售资产列报。
甲公司无子公司,无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2022年至2023年,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22年6月30日,甲公司通过银行转账5 000万元购买乙公司25%的股权,当日办理股权过户登记手续,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并采用权益法核算。当日,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3 000万元,其中股本2 000万元,每股1元。除土地使用权增值5 000万元之外,其他各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该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预计剩余使用寿命为2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另外,甲公司为取得该项投资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了相关税费200万元,且甲公司有权取得乙公司2022年6月30日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400万元。
(2)2022年12月31日,乙公司引入新的投资者丙公司。丙公司通过银行转账支付2 200万元认购乙公司新发行的股份200万股。丙公司增资后,甲公司仍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
乙公司在2022年7月至12月实现净利润500万元。
(3)2023年6月20日,乙公司以每台5万元的价格向甲公司销售了5台自产的商务打印机,该打印机在乙公司的账面成本为每台3万元。甲公司将打印机作为办公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4)2023年6月30日,乙公司将其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并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500万元。
乙公司在2023年1月至6月实现净利润600万元。
本题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①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5 000+200-400=4 800(万元)。
②投资成本与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4 800-(13 000+5 000)×25%=300(万元)。
③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4 800
应收股利400
贷:银行存款5 200
①2022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500-5 000÷25×6/12)×25%=100(万元)。
②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00
贷:投资收益100
③被动稀释后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持股比例=2 000×25%÷2 200=22.73%;
因被动稀释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2 200×22.73%-(4 800+100)×(25%-22.73%)÷25%=500.06-444.92=55.14(万元)。
④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55.14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5.14
①2023年1月至6月应确认的投资收益=[600-5 000÷25÷2-(5-3)×5]×22.73%=111.38(万元)。
②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11.38
贷:投资收益111.38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113.65
贷:其他综合收益(500×22.73%)1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