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甲公司2024年的会计分录。
编制甲公司2025年转股时的会计分录。
①2024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
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40000×0.6499+40000×5%×3.8897=33775.4(万元)
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40000-33775.4=6224.6(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40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6224.6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40000
其他权益工具6224.6
②2024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等3039.79(33775.4×9%)
贷:应付利息2000 (40000×5%)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039.79(3039.79-2000)
③2024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转换的股份数=40000÷20=2000(万股)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40000
其他权益工具6224.6
贷:股本2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5184.81(6224.6 -1039.79)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9039.79



A公司2023年利润表中因该项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确认投资收益的金额[960-(860-4-16)]-购入时交易费用的金额4=116(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840
应收股利16
投资收益4
贷:银行存款860
借:银行存款16
贷:应收股利16
借:银行存款96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840
投资收益120
A公司2023年利润表中因该项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20-4=116(万元)。

2023年10月12日,A公司以每股10元的价格从二级市场购入B公司股票10万股,支付价款10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万元。A公司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2023年12月31日,B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为每股18元。
2024年3月15日,A公司收到B公司宣告并分派的现金股利4万元。2024年4月4日,A公司将所持有B公司股票以每股16元的价格全部出售,在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5万元后实际取得款项157.5万元。
其他资料:A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A公司的有关会计分录。
(1)2023年10月12日,购入股票时: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102
贷:银行存款102
(2)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18×10=180(万元)
2023年12月31日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180-102=78(万元)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78
贷:其他综合收益78
(3)2024年3月15日,收到B公司宣告并分派的现金股利4万元。
借:应收股利4
贷:投资收益4
借:银行存款4
贷:应收股利4
(4)2024年4月4日,处置该股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157.5
其他综合收益78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102
——公允价值变动78
盈余公积5.5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9.95
【提示】上笔会计分录可以拆分为:
借:银行存款157.5
盈余公积2.2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25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102
——公允价值变动78
借:其他综合收益78
贷:盈余公积7.8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0.2

A公司2023年1月1日购入B公司当日发行的一次还本分期付息债券,将其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支付购买价款2920万元。该债券面值为3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期限为3年,实际利率为6%。A公司确定该债券投资不属于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
2023年年末由于B公司经营决策失误,导致其信用风险增加,A公司估计该债券投资发生信用损失,根据当前市场条件,A公司预计在整个存续期间内该债券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降低至2200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编制A公司与该债券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
(1)2023年1月1日,购入该债券时:
借:债权投资——成本3000
贷:债权投资——利息调整80
银行存款2920
(2)2023年年末计提利息:
2023年年末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920×6%=175.2(万元)。
借:应收利息(3000×5%)15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25.2(倒挤)
贷:投资收益175.2
(3)2023年年末计提减值准备:
2023年年末该债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前的摊余成本=2920+25.2=2945.2(万元);
2023年年末该债权投资应计提减值准备金额=2945.2-2200=745.2(万元)。
借:信用减值损失745.2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745.2
2023年年末该债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后的摊余成本为2200万元。

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23年1月1日,甲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年初余额均为零。甲公司发生的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2023年10月10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60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票200万股,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与初始入账金额一致。
资料二: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上述乙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为660万元。
资料三:甲公司2023年度的利润总额为1500万元。税法规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待转让时一并计入转让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除该事项外,甲公司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资料四:2024年3月20日,乙公司宣告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30元;2024年3月27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并存入银行。2024年3月31日,甲公司持有上述乙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为660万元。
资料五:2024年4月25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全部转让,转让所得648万元存入银行。
本题不考虑除企业所得税以外的税费及其他因素。
2023年10月10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一成本600
贷:银行存款600
2023年12月3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6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
甲公司2023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1500-(660-600)=1440(万元);当期应交所得税=1440×25%=36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660-600)×25%=15(万元);所得税费用=360+15=37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36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60
借:所得税费用1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5
2024年3月20日:
借:应收股利60
贷:投资收益60
2024年3月27日:
借:银行存款60
贷:应收股利60
2024年4月25日转让乙公司股票:
借:银行存款648
投资收益12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600
——公允价值变动6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15
贷:所得税费用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