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与免除。
税收抵免承认了收入来源地管辖权优先于居民管辖权,是目前解决国际重复征税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国际上广为通行。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与免除。
【选项B错误】扣除法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取得的国内外所得汇总征税时,允许居民将其在国外已缴纳的所得税视为费用在应税所得中予以扣除,就扣除后的部分征税。低税法只是使国际重复征税得到一定的缓解,这种缓解的程度和作用如何,取决于所得税税率降低的幅度。
【选项C错误】免税法承认了收入来源地管辖权的独占地位,因而会使居住国利益损失较大,所以采用免税法的国家很少。
【选项E错误】在实际应用中,抵免法分为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两种方法。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D。

H国居民小吴有来源于K国经营所得300万元,特许使用权所得100万元,H、K两国经营所得的所得税率分别为25%、30%,H、K两国特许使用权所得的所得税率分别为10%、5%。假设H、K两国均实行属人兼属地税收管辖权,H国对本国居民的境外所得实行分项抵免限额法,则小吴在H国的应纳税额为( )万元。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与免除。
分项抵免限额的计算公式为:分项抵免限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国外某一单项应税所得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
经营所得的抵免限额=300×25%=75(万元)。
来源于K国的经营所得已纳税款=300×30%=90(万元),大于抵免限额75万元,实际抵免额为75万元,在H国不用纳税。
特许使用权所得的抵免限额=100×10%=10(万元)。
来源于K国的特许使用权所得已纳税款=100×5%=5(万元),小于抵免限额10万元,所以,特许使用权所得的已纳税款5万元可以全额得到抵免。
在H国需补税=10-5=5(万元)。
小吴在H国的应纳税额=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国际税收协定。
【选项C错误】国际税收协定本身是适应国际经济技术交流需要的产物。
【选项E错误】目前国际上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两个国际税收协定范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即《OECD协定范本》)和《联合国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即《UN协定范本》)。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D。

本题考查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①跨国纳税人对利润的追求是国际避税生产的内在动机【选项C】。
②各国税收制度的差别和税法的缺陷是产生国际避税的外部条件【选项D、E】。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

本题考查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国际避税的基本手段包括:①利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选项A】。②利用避税地规避纳税义务【选项B】。③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选项D】。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