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40
- B、200
- C、400
- D、320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3 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 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 5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D。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 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 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
依据题干数据,小陈6月取得的制图收入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30 000×(1-20%)×30%-2 000=5 2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预扣预缴税款时,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 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的比例预扣率。
依据题干数据,小陈6月取得的制图收入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2 000-800)×20%=24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税。
对于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而言,向依法设立的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排放应税污染物的:在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设施、场所储存或者处置固体废物的,不属于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不缴纳相应污染物的环境保护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E。

甲国某居民有来源于甲国所得100万元、乙国所得200万元、丙国所得300万元,甲、乙、丙三国所得税税率分别为50%、40%、60%。已知甲、乙、丙三国均实行属人兼属地税收管辖权,在分国抵免法下,甲国应对上述所得征收所得税( )万元。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与免除。
乙国抵免限额=(100+200+300)×50%×[200÷(100+200+300)]=100(万元)。
在乙国实际纳税=200×40%=80(万元),小于抵免限额,允许抵免80万元。
来自乙国的所得回甲国应补缴税额=100-80=20(万元)。
丙国抵免限额=(100+200+300)×50%×[300÷(100+200+300)]=150(万元)。
在丙国实际纳税=300×60%=180(万元),大于抵免限额,允许抵免150万元,回甲国不用补税。
在分国抵免限额法下,甲国应对该居民所得征收所得税=100×50%+20=7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专项转移支付可以采取项目法或因素法进行分配。对具有地域管理信息优势的项目,主要采取因素法分配,选取客观因素,确定合理权重,按照科学规范的分配方式进行分配。对用于国家重大工程、跨地区跨流域的投资项目以及外部性强的重点项目,主要采取项目法分配,实施项目库管理。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
在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界,对于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现象,许多经济学家做了不同的解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阐述主要有以下几种: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科克和怀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关税的完税价格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以及该货物运抵我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为基础审查确定。关税税额=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依据题干数据,该公司货物的关税完税价格=35+5+1.2=41.2(万元);
应纳关税税额=41.2×10%=4.12(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