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政府间财政支出的划分。
财政支出划分的原则包括:(1)与事权相对称原则【选项C】;(2)公平性原则【选项E】;(3)权责结合原则【选项D】。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DE。


甲国某居民有来源于甲国所得100万元、乙国所得200万元、丙国所得300万元,甲、乙、丙三国所得税税率分别为50%、40%、60%。已知甲、乙、丙三国均实行属人兼属地税收管辖权,在分国抵免法下,甲国应对上述所得征收所得税( )万元。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与免除。
乙国抵免限额=(100+200+300)×50%×[200÷(100+200+300)]=100(万元)。
在乙国实际纳税=200×40%=80(万元),小于抵免限额,允许抵免80万元。
来自乙国的所得回甲国应补缴税额=100-80=20(万元)。
丙国抵免限额=(100+200+300)×50%×[300÷(100+200+300)]=150(万元)。
在丙国实际纳税=300×60%=180(万元),大于抵免限额,允许抵免150万元,回甲国不用补税。
在分国抵免限额法下,甲国应对该居民所得征收所得税=100×50%+20=7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选项B】、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选项D】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选项C】等支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D。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选项D错误】市场和政府的职能作用是不同的,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纠正市场失灵,因此,政府必须从不同渠道采取必要和合理的措施对市场进行干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销项税额的检查。
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产品(商品),于企业发出产品(商品)时确认销售实现。
企业收到货款时,其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贷:合同负债
当货物发出时,再转作收入,计算相应的增值税:
借:合同负债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