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失业与失业统计。
在我国关于失业人员的统计中,失业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选项B】,有工作能力【选项C】,无业且要求就业【选项A】而未能就业【选项D】的人员。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规定则是,某类人员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情况视同失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D。


本题考查心理测试。
MBTI测试问卷从4个两极性的维度(外倾—内倾、感觉—直觉、理性—情感、判断—感知)对人的行为风格进行测试,这4个两极性的维度分别反映了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方向(外部世界还是内部世界)、获取信息的方式(通过感觉和经验,还是通过想象和抽象性思维)、处理信息和做出决策的方式(主要依赖逻辑关系,还是事物对自己和他人的价值和重要性)、通常表现出来的对待外界的方式(是判断性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还是灵活的、好奇的、容易冲动的、适应性强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人力资本投资可以被定义为任何就其本身来说是用来提高人的生产能力从而提高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收益能力的初始性投资。这样,不仅各级正规教育【选项C】和在职培训活动【选项B、D】所花费的支出属于人力资本投资,而且增进健康、加强学龄前儿童营养、寻找工作、工作流动【选项E】等活动也同样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活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DE。

本题考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某公司受经济环境影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三年来持续亏损,急需降低经营成本为此,该公司计划实施经济性裁员20名。该公司提前20日向工会说明了相关事项,听取了工会意见之后向劳动行政部门书面报告了裁员方案,随后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书面同意企业实施裁员得知被列入裁员名单后,赵某和李某非常不满。赵某觉得自己离退休都不到两年了,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李某更是不满,认为自己在公司工作时曾被确认因工负伤,还被认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公司不能这样“甩包袱”。已知该公司全体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5000元,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4500元,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是2000元。近两年来,赵某和李某月工资都是4 000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劳动合同解除。
【选项A错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向劳动者支付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某公司成立以来业务一直发展良好,但近一年由于激励不足,出现了部分优秀员工流失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公司决定在未上市的情况下,采用股权计划对员工实施激励,具体方案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设计。公司初步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中有这样一段内容:“公司按照依法合规原则设计员工持股计划,拟通过股票期权和业绩股份等方式有效激励员工,并赋予持有业绩最多的员工分红权和配股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股权激励。
【选项B错误】股票期权属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而该公司还未上市,故无法采用股票期权方式实施。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员工持股计划。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规定,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原则包括三点:(1)依法合规原则。(2)自愿参与原则。【选项B】(3)风险自担原则。【选项A】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
本题考查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
非上市公司的三种股权激励模式分别是:(1)股份期权;(2)业绩股份;(3)虚拟股票期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
本题考查员工持股计划。
根据我国有关政策规定,允许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通常包括四类人员:
(1)在企业工作满一定时间的正式员工。
(2)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选项A、C、D】
(3)企业派往投资企业、代表处工作,劳动关系仍在本企业的外派人员。
(4)企业在册管理的离退休人员。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