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利率的期限结构。
流动性溢价理论认为,长期债券的利率应当等于两项之和,第一项是长期债券到期之前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第二项是随债券供求状况变动而变动的流动性溢价。
依据题干数据,2年期债券的利率=[(3%+4%)÷2]+0.25%=3.75%。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投资银行按议定价格直接从发行者手中购进将要发行的全部证券,再出售给投资者。这一证券承销方式称为( )。
本题考查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
证券包销,是指证券公司将发行人的证券按照协议全部购入或者在承销期结束时将售后剩余证券全部自行购入的承销方式,前者为全额包销,后者为余额包销。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在金融工具四个性质之间,存在反比关系的是( )。
本题考查金融工具体系。
一般而言,金融工具的期限性与收益性、风险性成正比,与流动性成反比;流动性与收益性成反比;收益性与风险性成正比。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D。

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公开市场操作具有的优点有( )。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对买卖证券的时间、地点、种类、数量及对象可以自主、灵活地选择,因此具有以下优点:
(1)主动权在中央银行,不像再贴现政策那样被动【选项A正确】;
(2)富有弹性,可对货币进行微调,也可大调,但不会像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作用猛烈【选项C正确】;
(3)中央银行买卖证券可同时交叉进行,故很容易逆向修正货币政策,可以连续进行,能补充存款准备金、再贴现这两个非连续性政策工具实施前后的效果不足【选项D正确】;
(4)根据证券市场供求波动,主动买卖证券,可以起到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选项B正确】。
其缺点有:
(1)从政策实施到影响最终目标,时滞较长;
(2)干扰其实施效果的因素比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多【选项E错误】。

“三元悖论”中的三个目标分别是( )。
本题考查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政策的协调。
“三元悖论”,即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这三大目标不能同时实现,一个国家只能在三选其二,也被称作“不可能三角”。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D。

下列因素中,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 )。
本题考查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
(1)需求拉上【选项A正确】;
(2)成本推进【选项B正确】;
(3)供求混合作用【选项C正确】;
(4)经济结构变化【选项D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