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是指由于存在法定的重大意思表示瑕疵而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与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对方当事人为撤销意思表示的相对人。


《民法典》第723条规定:“因第三人主张权利,致使承租人不能对租赁物使用、收益的,承租人可以请求减少租金或不支付租金。第三人主张权利的,承租人应当及时通知出租人。”该条规定中承租人的“通知义务”属于( )。

下列人员中可以担任公司经理的是(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选项C);
(2)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被宣告缓刑的,自缓刑考验期满之日起未逾2年(选项B、D);
(3)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选项A);
(4)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之日起未逾3年;
(5)个人因所负数额较大债务到期未清偿被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甲遗失之物被乙拾得,在甲向乙提出返还请求后,乙将该物赠与交付于丙。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针对这种情况,甲仍可以请求返还该物,此时体现了物权的( )。
物权的追及效力,是指物权的标的物无论辗转落入何人之手,物权人皆可追及物的所在并对物的占有人主张物权、请求返还的效力。

下列关于逃税罪构成要件的说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1)选项A、C、D:逃税罪侵犯的客体是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制度。逃税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行为。逃税罪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直接故意。逃税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2)选项B:故意隐瞒、转移财产以逃避税务机关追缴欠税的数额在1万元以上行为系逃避追缴欠税罪的犯罪客体。

某商场为促销健身器材,贴出告示:跑步机试用2个月,满意再付款。遂赵某选定一款跑步机试用,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A,试用买卖的当事人对标的物使用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出卖人无权请求买受人支付。
选项B,试用期限届满,买受人对是否购买标的物未作表示的,视为购买。
选项C,标的物在试用期内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
选项D,买受人在试用期内已经支付部分价款或者对标的物实施出卖、出租、设立担保物权等行为的,视为同意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