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级作业是指明确地为个别产品(或服务)实施的、使单个产品(或服务)受益的作业。该类作业的数量与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呈正比例变动。包括产品加工、检验等。选项D当选。选项A属于批别级作业,选项B、C属于品种级作业。


假设现在为年初,甲公司拟购置一条生产线,有四种付款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从现在起,每年年末支付26万元,连续支付8次。
方案二:从现在起,每年年初支付30万元,连续支付8次。
方案三:从第3年开始,每年年末支付32万元,连续支付8次。
方案四:从第3年开始,每年年初支付28万元,连续支付8次。
要求:假设甲公司的资本成本(即最低收益率)为10%,部分货币时间价值系数如下表所示:
方案一属于普通年金,其现值为:
P=26×(P/A,10%,8)=26×5.3349=138.71(万元)
方案二属于预付年金,其现值为:
P=30×(P/A,10%,8)×(1+10%)=30×5.3349×1.1=176.05(万元)
或者P=30×[(P/A,10%,7)+1]=30×(4.8684+1)=176.05(万元)
方案三属于递延期m=2的递延年金,其现值为:
P=32×(P/A,10%,8)×(P/F,10%,2)=32×5.3349×0.8264=141.08(万元)
或者P=32×[(P/A,10%,10)-(P/A,10%,2)]=32×(6.1446-1.7355)=141.09(万元)
(因小数点四舍五入,产生0.01的误差,两种算法都不影响得分)
方案四属于递延期m=1的递延年金,其现值为:
P=28×(P/A,10%,8)×(P/F,10%,1)=28×5.3349×0.9091=135.80(万元)
或者P=28×[(P/A,10%,9)-(P/A,10%,1)]=28×(5.7590-0.9091)=135.80(万元)
通过计算,方案四的现值最小,应选择方案四。

甲企业是一家空调制造企业,2020年末,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 单位(万元)
资料一:甲企业2020年销售收入为200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固定成本为2500万元,净利润为400万元,股利支付率为60%。预计2021年销售收入将会增长10%,假定经营性流动资产(即不含固定资产)和经营性负债与销售收入保持稳定的百分比关系,其他项目不随着销售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假设销售净利率与股利支付率保持不变,公司采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资金需要量。
资料二:甲企业长期借款的税前资本成本为10%,2021年通过外部筹资的税前资本成本为10%(采用债券筹资)。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 / 销售收入=400/20000=2%
2021年外部筹资需求量=(经营性流动资产-经营性负债)×预计销售收入增长率-增加的留存收益
=(4000+800+1200+600+2500-1600)×10%-20000×(1+10%)×2%×(1-60%)
=574(万元)
(2)2020年甲企业的息税前利润=20000×(1-60%)-2500=5500(万元)
2021年经营杠杆系数=(5500+2500)÷5500=1.45
2021年财务杠杆系数=5500÷(5500-5000×10%)=1.10
2021年总杠杆系数=1.10×1.45=1.60
2021年预计甲企业的息税前利润=20000×(1+10%)×(1-60%)-2500=6300(万元)
2022年经营杠杆系数=(6300+2500)÷6300=1.40
2022年财务杠杆系数=6300÷(6300-5000×10%-574×10%)=1.10
总杠杆系数=1.40×1.10=1.54
或总杠杆系数=(6300+2500)÷(6300-5000×10%-574×10%)=1.53(此计算差异为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造成的)


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发生的诱因,是成本分配的依据。( )
成本动因亦称成本驱动因素,是指诱导成本发生的原因,是成本对象与其直接关联的作业和最终关联的资源之间的中介。成本动因又可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在经济订货扩展模型下,某材料的保险储备100千克,每千克材料的储备成本为2元,则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为100元。( )
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100×2=200(元)。本题表述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