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固定资产换入存货,适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选项A当选;选项B不当选,企业以存货换取客户的非货币性资产,适用收入准则;选项C不当选,增发股票以换取固定资产,构成权益性交易,适用权益性交易有关的会计处理规定;以固定资产换取无形资产,且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20÷320=6.25%,不超过25%,适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选项D当选。
该合并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甲公司2022年1月5日取得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4500×80%=3600(万元),选项D当选。
2021年12月31日,甲建筑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工程建造合同,合同约定的建造期间为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与该建造合同相关的营业收入为12000万元,与乙公司结算的合同价款为1100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与该建造合同相关的营业收入为11000万元,与乙公司结算的合同价款为118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23年年末,甲公司与该建造合同相关的“合同资产”项目金额为( )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2022年12月31日:
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1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000
借:应收账款11000
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11000
2023年12月31日:
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1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1000
借:应收账款11800
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11800
综上,2023年年末“合同结算”借方余额=(12000-11000)+(11000-11800)= 200(万元),应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合同资产”列示,选项A当选。
2021年至2022年,甲公司对乙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的相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2021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672万元从非关联方处购入乙公司60%有表决权的股份,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30万元,其中股本6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20万元,盈余公积150万元,资本公积125万元,未分配利润135万元。除一批存货外,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等。该批存货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25万元,截至年末已对外出售80%。本次投资前,甲公司不持有乙公司股份且与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均相同。
资料二:2021年年末,甲公司对乙公司内部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58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30万元。
资料三:2021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90万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39万元,宣告和实际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150万元。
资料四:2022年年末,甲公司对乙公司内部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57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45万元。
其他资料:本题不考虑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商誉=672-(1030+25) ×60%=39(万元)
少数股东权益=(1030+25) ×40%=422(万元)
2021年12月31日,对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借:存货25
贷:资本公积25
借:营业成本(25×80%)20
贷:存货20
调整后的净利润=390-20=370(万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370×60%=222(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222
贷:投资收益222
应确认的现金股利=150×60%=90(万元)
借:投资收益90
贷:长期股权投资90
借:应付账款580
贷:应收账款580
借:应收账款30
贷:信用减值损失30
甲公司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672+222-90=804(万元)
调整后的未分配利润=135+370-39-150=316(万元)
借:股本600
资本公积(125+25)150
盈余公积(150+39)189
其他综合收益20
未分配利润——年末316
商誉39
贷:长期股权投资804
少数股东权益510
借:投资收益222
少数股东损益148
未分配利润——年初135
贷:提取盈余公积39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150
未分配利润——年末316
借:应付账款570
贷:应收账款570
借:应收账款3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30
借:应收账款15
贷:信用减值损失15
2021年11月30日,该写字楼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持有待售资产——固定资产(600-385)215
资产减值损失[(600-385)-(200-10)]25
累计折旧385
贷:固定资产600
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25
因持有待售资产在持有期间不计提折旧,因此2021年度该写字楼应计提的折旧金额=11×5=55(万元),选项B当选。综上所述,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2021年年末持有待售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90万元(215-25),选项A不当选、选项D当选。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为25万元,选项C当选。
2022年1月1日,甲公司M产品和N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6万元和8万元。2022年12月31日,M、N产品的市场价格有所上升,M产品的市场售价为598万元,成本为600万元;N产品的市场售价为608万元,成本为50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的影响,2022年12月31日,甲公司M、N产品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