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甲公司2×19年12月31日购入写字楼的会计分录。
分别编制甲公司2×20年收到租金以及计提当年折旧的会计分录。
计算甲公司2×22年1月1日计量模式变更对留存收益产生的影响,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计算甲公司2×22年12月31日写字楼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19年12月31日购入写字楼:
借:投资性房地产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①2×20年12月31日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600
贷:其他业务收入600
②计提2×20年年度折旧:
2×20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000-200)÷40=245(万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245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245
2×22年1月1日变更核算方式对留存收益的影响金额=12000-(10000-245×2)=2490(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2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490
贷:投资性房地产10000
盈余公积(2490×10%)249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241
2×22年12月31日M写字楼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11800-12000=-200(万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200


该合并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甲公司2022年1月5日取得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4500×80%=3600(万元),选项D当选。

2021年年末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50万元,计税基础为0万元(150-150,即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0万元(150-0),2021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150×25%=37.5(万元);2022年年末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70万元,计税基础为0万元(70-70),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70万元(70-0),2022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70×25%=17.5(万元),2022年末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20万元(37.5-17.5)。综上,选项A、C、D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