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普通股资本成本率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2)计算 A 方案的如下指标:①第 0 年现金净流量;②第 1 ~4年现金净流量;③第 5 年现金净流量;④净现值。
(3)计算A方案年金净流量,判断甲公司应选择哪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4)计算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和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每股收益,判断甲公司应选择哪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1)普通股资本成本率=0.2×(1+10%) /5+10%=14.4%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6%×16000/ (16000+20000)+14.4%×20000/ (16000 + 20000)=10.67%
(2)①NCF0= - (7000+ 1000) = - 8000(万元)
②年折旧额=(7000 - 700)/5= 1260(万元)
NCF1~4=12000× ( 1-25%) - 8000× (1-25%) +1260×25%= 3315(万元)
③NCF5 = 3315+700+1000= 5015(万元)
④净现值=3315× (P/A,12%,4) + 5015× (P/F,12%,5) - 8000
=3315×3.0373+5015×0.5674 - 8000=4914.16(万元)
(3)A方案年金净流量=4914.16/(P/A,12%,5)=4914.16/3.6048=1363.23(万元)
甲公司应该选择A方案。由于A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大于B方案的年金净流量,所以甲公司应该选择A方案。
(4)方案1增发的普通股股数=6000/4.8=1250(万股)
方案2增加的年利息=6000×9%=540(万元)
筹资前的年利率=6%/ (1-25%)=8%
筹资前的年利息=16000×8%=1280(万元)
(EBIT -1280 - 540)×(1 -25%)/4000=(EBIT- 1280) × (1-25%) / (4000+1250)
求解可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3548(万元)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每股收益=(3548- 1280) × (1-25%) / (4000+1250)=0.32(元/股)
应当选择方案二。因为筹资后预计年息税前利润4500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3548万元,故应选择债务筹资,即方案二。


变动成本差异分析中,用量差异包括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选项A、C当选;
价格差异包括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选项B、D不当选。

已知甲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6600万元,所得税费用2200万元,总利息费用800万元(其中财务费用利息支出200万元,其余为资本化利息支出),则甲公司2022年的利息保障倍数为( )。
甲公司2022年的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应付利息=(净利润+所得税+财务费用利息支出)÷总利息=(6600+2200+200)÷800=11.25,选项C当选。

用资费用是指企业在资本使用过程中因占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如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向股东支付的股利(选项D)。选项ABC属于筹资费用,选项D当选。

关于投资者买入看涨期权的净损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买入看涨期权的净损益=max(标的资产市价-执行价格,0)-期权费用,买入看涨期权的到期日价值最小值为0,所以买入看涨期权的净损失最大为期权费用,选项C当选。

某公司全年销售额为7200万元(一年按360天计算),变动成本率为60%,公司采用的信用政策为“1/20 ,N/30”,预计有50%的客户(按30天信用期所能实现的销售量计算)在第20天付款,其余客户在第30天付款,若等风险投资的最低收益率为5%,则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为( )。
平均收现期=20×50%+30×50%=25(天),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7200/360×25×60%×5%=15(万元)。选项A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