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年至2×23年,甲公司发生的与A专利技术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2×20年9月1日,甲公司开始自行研发A专利技术用于生产产品。2×20年9月1日至2×20年12月31日为研究阶段,耗用原材料20万元、支付研发人员薪酬30万元、计提研发专用设备折旧50万元。
资料二:2×21年1月1日,A专利技术研发活动进入开发阶段。至2×21年6月30日,耗用原材料30万元、支付研发人员薪酬40万元、计提研发专用设备折旧10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相关费用70万元,上述研发支出均满足资本化条件。2×21年7月1日,A专利技术研发成功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可使用年限为4年,净残值为零,按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资料三:2×21年12月31日,A专利技术出现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预计其可收回金额为200万元。经复核,剩余可使用年限为2年,净残值为零,仍按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资料四:2×23年1月1日,甲公司以70万元的价格将A专利技术对外出售,价款已收存银行。
其他资料:本题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以上涉及支付的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要求(“研发支出”科目应写出必要的明细科目):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00
贷:原材料20
应付职工薪酬30
累计折旧50
借:管理费用1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00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240
贷:原材料30
应付职工薪酬40
累计折旧100
银行存款70
借:无形资产24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240
判断:A专利技术发生减值。2×21年12月31日,减值测试前A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240-240/4×6/12=210(万元),高于可收回金额200万元,因此A专利技术发生减值。
甲公司对A专利技术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210-200=10(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1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
甲公司2×22年A专利技术应确认的摊销金额=200/2=100(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100
贷:累计摊销100
甲公司2×23年1月1日对外出售A专利技术应确认的损益金额=70-(200-100)=-30(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70
累计摊销(240/4×6/12+100)13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
资产处置损益30
贷:无形资产240
(本题知识点已按最新教材改编)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22年年初,甲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均为零。甲公司2×22年发生的相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2×22年2月10日,甲公司以每股10元的价格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100万股,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0万元,以上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甲公司将该股票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与计税基础一致。
资料二:2×22年5月10日,乙公司宣告2×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5月2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200万元并存入银行。假设税法规定,我国境内设立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免税。
资料三:2×22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4元/股。假设税法规定,股票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待转让时将转让收入扣除初始投资成本的差额计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资料四:2×22年12月10日,甲公司因购入环保设备收到相关政府补助600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甲公司采用总额法核算政府补助,甲公司当年未对该环保设备计提折旧。假设税法规定,该政府补助在取得的当年应全部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资料五:2×22年12月31日,甲公司计提产品保修费100万元。假设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产品保修费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待实际支付时计入支付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资料六:甲公司2×22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为4000万元。
其他资料:本题不考虑除企业所得税以外的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2×22年2月10日,购入乙公司股票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100)1000
投资收益20
贷:银行存款1020
2×22年5月10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股利200
贷:投资收益200
2×22年5月20日,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200
贷:应收股利200
2×22年12月31日:
甲公司对所持乙公司股票按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4×100-10×100)400
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1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00
提示:2×22年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1400万元高于计税基础10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00万元,由此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00万元(400×25%)。
2×22年12月10日:
甲公司收到政府补助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600
贷:递延收益600
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50
贷:所得税费用150
提示:税法规定,收到的政府补助应当于收到当年计入应纳税所得额,2×22年年末递延收益的账面价值600万元高于计税基础0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0万元,由此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0万元(600×25%)。
2×22年12月31日:
甲公司计提产品保修费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
贷:预计负债100
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
贷:所得税费用25
提示:税法规定,尚未实际发生的质量保证支出不得计入应纳税所得额,2×22年年末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100万元高于计税基础0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由此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100×25%)。
甲公司2×22年的应交所得税=(4000-200-400+600+100)×25%=1025(万元)。
提示:
根据资料二,在境内设立的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应调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
根据资料三,股票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应调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400万元;
根据资料四,收到的政府补助应当于收到当年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600万元;
根据资料五,尚未实际发生的质量保证支出不得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应于将来实际发生时计入,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
综上,甲公司2×22年的应纳税所得额=4000-200-400+600+100=4100(万元);2×22年的应交所得税=4100×25%=1025(万元)。
根据题意,甲公司取得乙公司的股权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甲公司支付的各项合并对价应按其账面价值转出,不产生处置损益,选项A不当选;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 持股比例+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时形成的商誉(若有)=1200×80%+0=960(万元),选项D不当选;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960万元与合并对价账面价值890万元(300+590)之间的差额70万元应调整资本公积,选项C当选;合并方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应于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选项B当选。甲公司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960
贷:银行存款300
无形资产59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70
借:管理费用50
贷:银行存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