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选项B当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并强调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
选项D当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体现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需要注意题干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选项BD当选。
【知识链接】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优点:
(1)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2)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较好地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选项D当选。
(4)体现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目前正在对2021年的现金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进行规划,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公司2020年末的资产负债表如下(为简化计算,假设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期末余额可代表其全年平均余额):
资料二:2020年的信用政策是40天内全额付款,赊销额平均占销售额的75%,其余部分为立即付现购买,根据赊销额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期为45天(假设一年为360天,下同)。2020年的购货成本平均占销售额的60%。
资料三:甲公司拟将2021年的信用政策改为50天内全额付款。改变信用政策后,预期年销售额可增加20%,赊销比例提高到90%,其余部分为立即付现购买。根据赊销额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期预计将延长到60天。
资料四:甲公司的销货成本全部为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为70%,除销货成本以外的其他成本费用均为固定成本。预计改变信用政策不会影响存货周转率、变动成本率以及应付账款周转期,固定成本由目前的每年200万元增加到380万元。
资料五:甲公司对应收账款及存货投资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10%。
要求:
2020年末的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00+450+560)-(300+400)=510(万元)。
当前应收账款周转率=当前赊销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当前应收账款周转期=450÷(当前赊销收入÷360)=45(天);
解得:当前赊销收入=3600(万元);
则当前销售收入=3600÷75%=4800(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销售收入=当前销售收入×(1+年销售额增长率)=4800×(1+20%)=5760(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赊销收入=改变信用政策后的销售收入×赊销比例=5760×90%=5184(万元)。
当前全年购货成本=当前销售收入×购货成本平均占销售额的百分比=4800×60%=2880(万元);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年购货成本/应付账款平均余额=2880/400=7.2(次)
应付账款周转期=360/应付账款周转次数=360/7.2=50(天)。
改变信用政策后销货成本=改变信用政策后的销售收入×销货成本率=5760×70%=4032(万元);
由于改变信用政策预计不会影响存货周转率和变动成本率,即存货平均余额将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改变信用政策后存货平均余额=基期存货平均余额×(1+销售增长率)=560×(1+20%)=672(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存货周转次数=年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4032÷672=6(次)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存货周转期=360/存货周转次数=360÷6=60(天);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经营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60+60=120(天);
由于改变信用政策预计不会影响应付账款周转期,则:改变信用政策后的现金周转期=改变信用政策后的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周转期=120-50=70(天)。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边际贡献=改变信用政策后的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5760×(1-70%)=1728(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前的边际贡献=改变信用政策前的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4800×(1-70%)=1440(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改变信用政策后的赊销收入/360×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5184÷360×60×70%×10%=60.48(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前的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450×70%×10%=31.5(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增加额=60.48-31.5=28.98(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改变信用政策后的存货平均余额×资本成本=560×(1+20%)×10%=67.2(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前的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改变信用政策前的存货平均余额×资本成本=560×10%=56(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额=67.2-56=11.2(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税前损益增加额=(1728-380-60.48-67.2)-(1440-200-31.5-56)=67.82(万元)。
由于改变信用政策使税前损益增加,因此甲公司应当改变信用政策。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22年末的普通股股数为6000万股,2023年3月31日,经公司股东大会决议,以2022年末公司普通股股数为基础,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2股,2023年9月30日增发普通股300万股,除以上情况外,公司2023年度没有其他股份变动事宜。
(2)甲公司2023年平均资产总额为80000万元,平均负债总额为20000万元,净利润为12000万元,公司2023年度股利支付率为50%,并假设在2023年末以现金形式分配给股东。
(3)2024年初某投资者拟购买甲公司股票,甲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10元/股,预计未来两年的每股股利均为1元,第三年起每年的股利增长率保持6%不变,甲公司β系数为1.5,当前无风险收益率为4%,市场组合收益率为12%,公司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资本成本率,也即投资者要求达到的必要收益率。
(4)复利现值系数表如下:
要求:
①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12000/(80000-20000)=20%
②2023年支付的现金股利=12000×50%=6000(万元)
①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
=12000/(6000+6000×2/10+300×3/12)=1.65(元)
②2023年每股股利
=6000/(6000+6000×2/10+300)=0.8(元)
①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率=12%-4%=8%
②甲公司股票的资本成本率=4%+1.5×8%=16%
③甲公司股票的每股价值
=1×0.8621+1×0.7432+1×(1+6%)/(16%-6%)×0.7432
=9.48(元)
因为甲公司股票的每股价值9.48元低于当前每股股票的市场价格10元,因此投资者不应该购买甲公司股票。

某企业向银行借入一笔中长期借款,第三方张某承诺,企业到期如不能偿付该借款,张某代其清偿。则该贷款类型为( ) 。
保证贷款是指以第三方作为保证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借款时,按约定承担—定保证责任或连带责任而取得的贷款。选项B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