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居民企业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技术转让,应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向境外转让技术的经省级以上(  )认定登记。
  • A.科技部门
  • B.商务部门
  • C.税务部门
  • D.工商部门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技术转让应符合以下条件:(1)享受优惠的技术转让主体是《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居民企业;(2)技术转让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范围;(3)境内技术转让经省级以上科技部门认定;(4)向境外转让技术经省级以上商务部门认定(选项B当选);(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注会《税法》 模拟试卷二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情形中,不属于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的是(  )。
  • A.取得境外所得
  • B.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
  • C.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稿酬所得
  • D.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1)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2)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3)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选项B不当选);(4)取得境外所得(选项A不当选);(5)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6)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选项D不当选);(7)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业务,应同时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有(  )。
  • A.地板厂销售自产实木地板
  • B.汽车厂销售自产电动汽车
  • C.百货商场销售高档手表
  • D.进出口公司进口高尔夫球及球具
答案解析
答案: A,D
答案解析:电动汽车不属于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不征收消费税,选项B不当选;高档手表在零售环节不征收消费税,选项C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年金的个人所得税处理中,正确的有(    )。
  • A.年金的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
  • B.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的4%缴纳的年金,可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
  • C.按年缴纳年金的企业缴费部分,应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 D.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办法和标准,为本单位全体职工缴付的企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在计入个人账户时,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案解析
答案: B,D
答案解析:企业和事业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办法和标准,为在本单位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职工缴付的年金单位缴费部分,在计入个人账户时,个人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选项A、C错误,选项D正确;个人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缴付的年金个人缴费部分,在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的4%标准内的部分,暂从个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选项B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组合题]

居民个人王某为独生子女,其父母均年满70岁,育有一名1岁的女儿,其2022年收入及支出信息如下:

(1)每月从任职单位取得工资、薪金收入26000元,含按国家标准缴纳的“三险一金”3500元。

(2)2022年3月将其个人作品以图书形式进行发表,从甲出版社取得收入2000元。

(3)2022年6月应邀在A学校进行文学专题讲座,获得收入30000元。

(4)2022年9月提供个人作品的著作权使用权给乙公司使用,获得收入2000元。

(其他相关资料:相关专项附加扣除在预扣预缴时享受,均由王某100%扣除,各支付单位均已代扣代缴税款。)

附: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序号回答问题,如有计算需计算出合计数。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王某2022年综合所得收入额=工资、薪金所得收入额+稿酬所得收入额+劳务报酬所得收入额+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收入额=26000×12+2000×(1-20%)×70%+30000×(1-20%)+2000×(1-20%)=312000+1120+24000+1600=338720(元)
[要求2]
答案解析:王某2022年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338720-3500×12-60000-2000×12-1000×12=338720-42000-60000-24000-12000=200720(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工资、薪金所得已预扣预缴税额=(26000×12-3500×12-5000×12-2000×12-1000×12)×20%-16920=17880(元)

稿酬所得已预扣预缴税额=(2000-800)×70%×20%=168(元)

劳务报酬所得已预扣预缴税额=30000×(1-20%)×30%-2000=5200(元)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已预扣预缴税额=(2000-800)×20%=240(元)

王某2022年预扣预缴中已经缴纳的税款=17880+168+5200+240=23488(元)

[要求4]
答案解析:

王某2022年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应纳税额=200720×20%-16920=23224(元)

王某2022年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应获退税款=23488-23224=264(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位于某县城的甲设备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3年6月经营业务如下:

(1)分期收款销售设备一批,合同约定不含税价款690万元,按合同约定本月底收取货款的50%,下个月底收取余下的50%,本月尚未收到货款;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设备,取得价税合计金额565万元;以预收货款的方式销售设备,取得预收款350万元,设备尚未发出。

(2)购进生产用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420万元、税额54.6万元,支付一级、二级公路过路费,取得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0.5万元。

(3)购进建筑材料一批,用于新建生产车间,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85万元、税额11.05万元。支付与贷款直接相关的手续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8000元、税额480元。

(4)从境外乙公司进口一台检测仪器,关税完税价格130万元人民币,取得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乙公司派技术人员为甲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收取相关服务费为4.5万元人民币,乙公司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甲企业已代扣代缴相应税款并取得完税凭证。

(5)将生产出的新型设备投资于丙公司,该设备无同类产品市场价,生产成本为450万元。

(6)进口1辆小汽车用于管理部门使用,小汽车关税完税价格30万元人民币。

(7)购进两辆货车,取得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上注明的价款24万元、税额3.12万元,其中一辆用于生产经营,另一辆既用于生产经营,同时也为职工食堂提供运输服务。

(其他相关资料:购销货物增值税税率13%,成本利润率10%,进口小汽车关税税率25%,消费税税率40%,进口检测仪器关税税率8%。涉及相关票据均已通过主管税务机关比对认证。上期无留抵税额。)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顺序计算回答问题,如有计算需计算出合计数。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业务(1)的销项税额=690×50%×13%+565÷(1+13%)×13%=109.85(万元)

注: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答题技巧是如果题目没有明确给出生产工期,即认为按一般的货物计算。本题因设备尚未发出,故取得的预收款350万元当期不纳税。

[要求2]
答案解析:业务(2)的进项税额=54.6+0.5=55.1(万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业务(3)的进项税额可以部分抵扣,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1.05万元。

注:纳税人购进货物用于新建不动产,其进项税额准予全额抵扣;纳税人接受贷款服务向贷款方支付的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要求4]
答案解析:

业务(4)进口环节缴纳的增值税额=130×(1+8%)×13%=18.25(万元)

业务(4)代扣代缴的增值税额=4.5÷(1+6%)×6%=0.25(万元)

[要求5]
答案解析:业务(5)的销项税额=450×(1+10%)×13%=64.35(万元)。
[要求6]
答案解析:

业务(6)应缴纳的进口环节的增值税额=30×(1+25%)÷(1-40%)×13%=8.13(万元)

业务(6)应缴纳的进口环节的消费税额=30×(1+25%)÷(1-40%)×40%=25(万元)

[要求7]
答案解析:

业务(7)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3.12万元

注: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兼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福利,该进项税额准予全部抵扣。

[要求8]
答案解析:当月的销项税额=109.85+64.35=174.2(万元)
[要求9]
答案解析:当月的进项税额=55.1+11.05+18.25+0.25+8.13+3.12=95.9(万元)
[要求10]
答案解析:当月的应纳增值税税额=174.2-95.9=78.3(万元)
[要求11]
答案解析:当月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额=78.3×5%=3.92(万元)
[要求12]
答案解析:当月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合计数=78.3×(3%+2%)=3.92(万元)
[要求13]
答案解析:当月应该缴纳的车辆购置税=30×(1+25%)÷(1-40%)×10%+24×10%=8.65(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