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计划追加筹资20000万元,方案如下:向银行取得长期借款3000万元,借款年利率为4.8%,每年付息一次;发行面值为7000万元、发行价格为7500万元的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为6%,发行费率为3%,每年付息一次;增发普通股9500万元。假定资本市场有效,当前无风险收益率为4%,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0%,甲公司普通股的β系数为1.5,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等其他因素。要求:
长期借款的资本成本率=4.8%×(1-25%)=3.6%
发行债券的资本成本率=7000×6%×(1-25%)÷〔7500×(1-3%)〕=4.33%
普通股的资本成本率=4%+1.5×(10%-4%)=13%
平均资本成本率=3.6%×3000÷20000+4.33%×7500÷20000+13%×9500÷20000=8.34%。

乙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生产耗费的原材料为L零部件。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L零部件的年需要量为64000个,2023年及以前年度,一直从丙公司进货,单位购买价格100元/个,单位变动储存成本为6元/个,每次订货变动成本为3000元,一年按360天计算。
资料二:2023年,乙公司全年应付账款平均余额为450000元,假定应付账款全部为应向丙公司支付的L零部件的价款。
资料三:2024年年初,丙公司为鼓励乙公司尽早还款,向乙公司开出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N/30”,目前乙公司用于支付账款的资金需要在30天时才能周转回来,30天以内的资金需求要通过银行借款筹集,借款年利率为4.8%,乙公司综合考虑借款成本与折扣收益,决定在第10天付款方案和第30天付款方案中做出选择。
资料四: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乙公司决定自2025年将零部件从外购转为自行生产,计划建立一个专门生产L零部件的A分厂。该分厂投入运行后的有关数据估算如下,零部件的年产量为64000个,单位直接材料为30元/个,单位直接人工为20元/个,其他成本全部为固定成本,金额为1900000元。
要求:
①经济订货量==8000(个);
②全年最佳订货次数=64000÷8000=8(次);
③最佳订货周期=360÷8=45(天);
④经济订货量下的变动储存成本总额=8000÷2×6=24000(元)。
应付账款周转期=450000÷(64000×100÷360)=25.31(天)。
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36.73%
在第10天付款的净收益=64000×100×2%-64000×100×(1-2%)×4.8%÷360×(30-10)=111274.67(元);
在第30天付款的净收益=0
在第10天付款的净收益大,所以甲公司应选择在第10天付款。
成本总额=64000×(30+20)+1900000=5100000(元)。

对于可转换债券的投资者而言,有助于降低持券风险的条款是( )。
回售条款是指债券持有人有权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将债券卖回给发债公司的条件规定。回售一般发生在公司股票价格在一段时期内连续低于转股价格达到某一幅度时。回售对于投资者而言实际上是一种卖权,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持券风险。选项B当选。

对单个投资项目进行财务可行性评价时,利用净现值法和现值指数法所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
现值指数法是净现值法的辅助方法,在各方案原始投资额现值相同时,实质上就是净现值法,因此利用净现值法和现值指数法进行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时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